首页 > 新闻频道 > 滚动  
赚钱越多工作压力越大?这本书给出解决方案
2018-12-25 10:39:16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23日(袁秀月)“1988年,每周工作60个小时以上的长时间工作者有777万,每4个男性中就有1个。”这是“新经典文化”引进的新书《过劳时代》中的一组数据。

  该书作者是日本关西大学经济学家森冈孝二,他以大量数据和案例为基础,分析了日本社会过劳的各种现象。

  “一边是丰富的物质享受,一边是沉重的工作压力。”这样的情形也正在世界范围内上演。

  12月22日,新经典文化邀请中国适度劳动研究会会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杨河清,作家、艺术评论家刘柠,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Momself 社群联合创始人李松蔚,就“过劳”这一话题展开探讨。

  从20世纪80年代起,森冈孝二就开始研究“过劳”问题。当时的日本正处在巨大的经济泡沫中,人们讨论着 “能否24小时战斗”的话题。然而,森冈孝二却从中看出了危机。

  1989年,他独立推算出了日本每年因过劳而导致死亡的人数,推定数字为一万七千人,这比当时一年交通事故造成死亡的人数还多。他的研究成果立即引起了很大反响,“过劳死”这个话题开始在日本引发热议。

杨晓燕、刘柠、杨河清、李松蔚(从左至右)。新经典文化供图

  森冈孝二被称为过劳问题研究第一人,他一生都在为解决过劳问题而奔波。除了学术研究以外,他还长期致力于工伤申请和诉讼的支援活动,担任大阪过劳死防止协会会长,他的努力曾对日本《过劳死防止对策推进法》的颁布与实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然而今年8月,他本人因慢性心力衰竭急性恶化逝世。直到去世前不久,他还在为解决过劳问题而演讲和写作。

  杨河清曾和森冈孝二有过多次学术交流,他说,森冈孝二有严重的心脏病,但每日仍勤奋工作,他经常看到森冈孝二深夜两三点钟发来的邮件。

杨河清。新经典文化供图

  杨河清说,中国过去一直关注怎样发展的问题,对过劳的关注只不过是近十年的事情。他认为,中国的过度劳动问题,在文化及企业管理层面上和日本有相通之处。“过劳可分为轻度过劳、中度过劳和严重过劳。”

  刘柠则从技术角度来分析,“人往往对技术有一种幻想,但实际上,每一次技术革命带来的结果是职场的延长,是劳动者自身工作空间的蔓延,从职场蔓延到公车、蔓延到家里”。

新经典文化供图

  李松蔚说,最常见的不是因为劳动本身造成的损害,而是劳动所附带的压力。如何解决过劳带来的问题,他给出了一个小建议,那就是拒绝,还有怎么跟自己和解。

  “过劳是我们的宿命吗?”新经典人文社科事业部主编、“岩波新书精选”策划杨晓燕提出这样一个疑问。

  在书中,森冈孝二提出了防止过劳的对策,例如弹性工作制,对全职员工和兼职员工施行同等待遇等。

  “牺牲教育、娱乐、运动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削减吃饭、睡觉和过家庭生活的时间——以这种方式工作或者让别人以这种方式工作,才是更大的罪恶。”他在书中写道。(完)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新闻专题

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产生中央领导机构 习近平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



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



习近平: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今日推荐




热门资讯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