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滚动  
青海铁路职工30年收藏2000张车票见证变迁
2018-12-21 10:35:51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央广网西宁12月21日消息(记者张雷 青海台记者赵珺娴 马彩萍)从窄窄厚厚的硬板票到刷身份证进站的电子票,青海省格尔木市铁路工作者徐超30年精心收藏了2000多张火车票,见证改革开放40年来铁路发展历程。

  徐超出生于铁路世家,一家三代都是铁路人。对铁路深厚的情感,触发了他收藏火车票的兴趣。1988年,徐超被分配到格尔木火车站工作后,就开始了他的火车票收藏之路。

  50年代的卡片硬板票、90年代的粉红色纸质车票、蓝色实名制电子车票以及各个年代的站台票……打开徐超的火车票收藏夹,就像参观一次火车票展览,火车票迭代升级的历史尽在这2000多张火车票中。

  徐超对记者说:“原来的火车票非常简陋,特别容易丢,一丢就视你为无票旅客。不像现在,火车票丢了,有身份证就行,能证明你买过票。”

  除了收藏火车票,徐超还收藏了和火车有关的站台票、邮票和信封。其中,1984年5月1日西宁至格尔木通车和2006年7月1日格尔木到拉萨通车首日封,都非常有纪念意义。

  徐超说:“这都是当天发行的。1984年青藏铁路一期工程只能到格尔木,2006年就全线贯通了。”

  改革开放40年来,一张小小的火车票,经历了硬板票、电子计算机信息化软纸火车票、磁卡火车票等,变得越来越科学便捷。而徐超收藏的这些火车票,不仅伴随着他成长,也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铁路交通取得的长足进步。

  徐超说:“中国铁路的发展,包括它的速度,包括它运行的安全系数,都是非常高了。这几十年铁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