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滚动  
百位外国摄影师定格北京20载变化
2018-12-19 15:13:50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拍摄1999年至2018年北京大街小巷、天上地下……

  百位外国摄影师定格北京20载变化

  本报讯(记者 李洋)40余个国家,106名摄影师,500余幅图片……由市政府新闻办主办的“百名外国摄影师眼中的北京——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图片展”昨天亮相中华世纪坛。拍摄于1999年至2018年北京大街小巷、天上地下的作品,记录了北京这座城市20年来的变化。

  展览上亮相的图片,主要来自创办于1999年的“外国摄影师拍北京”活动。从1999年到2018年,市政府新闻办先后邀请了50多个国家的150余位摄影师到北京采风拍摄,其中包括特雷·拉特克利夫、乔·麦克纳利等国际著名摄影师。他们的足迹遍布北京的名胜古迹、现代地标、街头巷尾,留下了数十万幅珍贵的图片素材。展览同时还收录了市友好协会主办的“外国友人眼中的北京”摄影比赛中的部分优秀作品。

  来自希腊的乔治·多帕斯2006年开始拍摄北京,他不仅爱上这座城市,还娶了一位北京姑娘为妻子。“我尤其喜欢胡同文化和北京人的生活,平时很喜欢去公园看看。”他说,在北京这么多年,深切感受到北京的巨大变化,交通变得四通八达,环境有了明显提升。“虽然变化天翻地覆,但老北京和新北京完美融合在一起”,他说。在本次展览上就可以看出他的作品既有胡同风情,也有北京坊page one书店等时尚地标和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等具有重要意义的地点。“我定居北京已经近10年,我还会一直拍下去。”他说。

  传统实体图片展示和多媒体图片呈现相结合,是此次展览的展陈特点。其中,实体图片展示部分,将相近主题的作品组合展出。其中一组图片就展示出来自德、法、美等4个国家的7位摄影师从2003年至2015年各自镜头记录的国贸地区的建筑变化。人们从这些图片上可以看到国贸三期、央视新址、中国尊等地标对这个地区天际线的改变。还有一组名为“互联网时代”的图片,分别由英、美等4个国家的4位摄影师记录下电脑在北京的普及过程。在1999年的大学课堂里,教室里只有一台电脑用于教学。到了2016年,镜头中的课堂上已经一人一台电脑。到了2018年,某图书馆里,年轻人已经戴上VR眼镜投入地玩起游戏。

  在多媒体图片展示区域,红外线捕捉技术实现了观众通过触摸互动观赏美图的效果。展览现场还设立了“与北京合影”区域,观众可以通过绿屏抠像技术,与北京城市地标虚拟合影,并现场获得合成图片。

  此次展览将展至2019年1月1日。

  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新闻专题

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产生中央领导机构 习近平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



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



习近平: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今日推荐




热门资讯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