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滚动  
“品茗论禅”音乐会浙江新昌举行 梵音激荡佛教文化
2018-12-17 15:31:50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中新网绍兴12月17日电(项菁)幽远的梵音伴着淡淡茶香散逸而开,诗意与佛法、茶艺与古韵交互融合……12月16日晚,随着三声钟响,作为2018中国·新昌—佛教中国化重要发祥地研讨会的前奏曲,“品茗论禅”音乐会在浙江新昌打响,音乐会以“茶、禅”为核心,立体式演绎历久弥新的中国佛教文化。

  据悉,此次音乐会由大佛寺梵呗乐团、佛教音乐家、民间艺术家、新昌茶文化专家携手上演,各界名流、高僧大德齐聚一堂,品茗畅谈佛理、听茶领悟禅意,体悟“茶禅一味”。

“品茗论禅”音乐会现场。 范宇斌 摄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经过上千年的碰撞与融合,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前佛教传入中国后,因义理、文字、语言生涩难懂,未与中国本土文化充分融合。后来《般若经》出现,并以“格义”的方式和中国本土的儒道文化相融合,形成了著名的“六家七宗”,佛教开始“中国化”,形成了以释儒道为主的中国文化体系。

  “六家七宗”除了道安法师的“本无宗”以外,其中“六家六宗”的创立者都在同时期聚集新昌(古称剡东),建寺讲经、开宗立派、宣说佛法,各地学者闻讯,纷至沓来,这些高僧名士的事迹在如《世说新语》《高僧传》《出三藏记》等古籍中均有大量记载。因此,当时的新昌也是全国的佛学交流中心。

“品茗论禅”音乐会现场。 范宇斌 摄

  透过历史的烟尘,如今的新昌依旧磬鼓梵音不绝于耳,散发出新的智慧内涵。音乐会现场,新昌腔调剧团演绎了《金猴闹春》和腔调目连戏《挑经拜佛》、国家一级演员王莺上演腔调明传奇《三关-封金挂印》……“戏曲活化石”新昌腔调在新昌大佛寺前演绎古韵遗风。

  据了解,腔调盛行于明、清之际,班社以杭州为中心,遍及杭、婺、绍、甬、台、温各地。而后,腔调由盛转衰,至今仅新昌一隅存演。2006年,新昌腔调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昌大佛寺一角。 项菁 摄

  不仅如此,音乐会上,悠扬的梵音《炉香赞》、婉约的越歌《三圣胜迹》以及《茶艺》表演,纷纷传递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

  据悉,2018中国·新昌—佛教中国化重要发祥地研讨会由绍兴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指导,新昌大佛寺佛教文化研究会、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主办,浙江省佛教协会、绍兴市佛教协会协办。(完)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新闻专题

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产生中央领导机构 习近平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



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



习近平: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今日推荐




热门资讯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