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滚动  
中国官方设文物保护“驿站”共述丝绸故事
2018-12-06 10:42:31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中新社兰州12月5日电 (记者 丁思)“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甘肃工作站”5日挂牌成立。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介绍说,这是该馆设立的第四个工作站,今年还将在俄罗斯设站,工作站的设立让中国的丝绸纺织品保护和修复更全面,促进中国在丝绸之路上讲好丝绸故事,保护丝绸文物。

  汉唐时期遗存的大量纺织品是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文物的特色之一,甘肃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留存下来的这些珍贵纺织品种类繁多、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纺织品的保存与它的环境息息相关,西北地区环境干燥,光线较暗,色彩保存较好,这与中国沿海地区遗存的纺织品是不同的。”赵丰说,过去,甘肃悬泉置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驿站,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客商迎来送往;如今,作为“一带一路”建设黄金段的甘肃,是交通的驿站,在此设立工作站意义重大。

  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是上世纪60年代与故宫、上海博物馆同时成立的中国第一批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甘肃省博物馆馆长贾建威说,由于年代久远和保护修复技术水平有限,馆藏纺织品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褪色、变形、腐蚀等病害,亟待运用科学的文保技术进行修复与保护。

  中国丝绸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纺织服装类专业博物馆,也是丝绸专业博物馆。2010年10月,国家文物局批复在中国丝绸博物馆设立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侧重纺织品文物研究、鉴定、保护和修复。

  2014年,两馆展开交流合作,并签订合作协议,建立甘肃工作站。其主要任务是,以甘肃省博物馆为中心,面向全省开展纺织品保护修复工作,并兼顾青海、宁夏两地的纺织品保护;培养甘肃本土的保护修复人员,实施技术推广和科研交流;编制保护修复方案,实施保护修复项目等。

  为提升文物保护修复能力,贾建威介绍说,该馆不断加强文物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近期,新改建的1500平方米的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投入使用,并依据馆藏文物特色、数量等,设立了实验室、仪器检测分析室,金属、陶瓷、纺织品、壁画和塑像等文物修复室。(完)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新闻专题

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产生中央领导机构 习近平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



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



习近平: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今日推荐




热门资讯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