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滚动  
拓展灵渠研究新领域学术研讨会在广西兴安县举行
2018-11-09 08:09:35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中新网桂林11月8日电(唐梦宪)在灵渠入选世界古代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后,这条千年古运河焕发新生机。11月8日,灵渠研究专家、学者相聚在广西桂林市兴安县举办学术研讨会,围绕从新的角度重新认识灵渠开凿的初始状况以及在新的高度上认识灵渠开凿的历史意义等议题展开研讨。

  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灵渠建于公元前214年,全长37.4公里,沟通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水路运输的要道,也是当今世界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人工运河之一。它与都江堰、郑国渠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

图为与会专家学者实地考察灵渠。 唐梦宪 摄

  历经两千多年,灵渠至今仍发挥着灌溉、排洪、漓江补水、旅游等作用,功能价值还在延续。今年8月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9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灵渠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由于史籍记载的缺失,灵渠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灵渠研究专家、学者在探寻灵渠的历史面貌和剖析灵渠的科技含义方面不懈地努力并取得了许多学术成果。

  在这次研讨会上,分别提出秦史禄开凿灵渠的南渠所引入河水不是湘江上游海阳河而是湘江支流上塘河、灵渠的北渠开凿是世界古代唯一的阶梯型人工运河,以及灵渠开凿直接关系秦桂林郡北部郡界划定这样的三个观点,又分别对这三个观点从新的角度重新认识灵渠开凿的初始状况并在新的高度上认识灵渠开凿的历史意义作了阐述。

图为与会专家学者实地考察灵渠。 唐梦宪 摄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当前对灵渠的研究已经迈出新的步伐,为人们认识灵渠又开启了一扇新的门扉,将对灵渠的认识推进一大步、提升一大阶,对灵渠的研究引向深入,从而使灵渠研究专家、学者能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对灵渠历史文化研究拓展出新的领域,更好地破解灵渠的历史之谜而更加接近历史真相。

  本次学术研讨会由桂林市社科联主办,兴安县社科联、桂林市中华文化促进会、桂林市博物馆、桂林市文物鉴赏研究会联合承办。(完)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新闻专题

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产生中央领导机构 习近平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



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



习近平: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今日推荐




热门资讯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