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滚动  
新视听创新峰会召开 罗建辉:我们没有理由看淡电视前景
2017-12-02 08:49:38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Admin  分享:

央广网成都12月2日消息(记者张佳琪)“我们没有理由看淡电视前景,因为电视在技术上、传播方式上一直在不断地发展、演化之中。”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副会长罗建辉认为。12月1日,第五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活动“新视听创新峰会——在转型升级中把握机遇”在四川成都召开,媒体融合、内容创新、技术创新等话题引发了热议。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副会长罗建辉出席大会并发表演讲/张佳琪 摄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态势将进一步增强

  “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节目本质相同,作用相同,使命相同。”罗建辉指出,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态势将进一步增强,界限会更加模糊,所有的手段都可以做融合业务。

  罗建辉举例媒体发展中出现的“大屏”与“小屏”。“大屏”更注重满足人的共性的、更大众化的需求,满足人们“围坐观看”、现场交流分享的愿望;“小屏”更能满足人们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让受众拥有更加私密、个性、独特的空间。“大屏”并不跟“电视”划等号,视听新媒体并不一定是“小屏”。

  “所以现在网络视听节目服务的本质就是广播电视形态的媒体服务,我们要认识、理解、接受这一点。”

  对于如今的媒体融合态势,央视网总经理、总编辑钱蔚总结“受益惟‘合’,有‘融’乃大”。钱蔚表示,央视网从三个“融”再出发。第一个“融”是融平台,与终端对接。第二个“融”是融产品,因为内容创新始终是重中之重。第三个“融”是融机制,与市场对接。也希望社会各界在平台、内容、资本各方面加大合作力度,合作共赢。

  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叶蓁蓁则表示,媒体融合会有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媒体集团的内部融合,人民日报是以打造中央厨房平台的方式来实现的。第二个阶段是媒体行业的全面融合,也就是报业、广电等。第三个阶段,媒体将会跨出行业,与其他产业发生深度融合。

  罗建辉还将五点体会进行了分享:要进一步树立深度融合思维,要进一步在内容创新上求突破,要进一步在技术创新上求突破,要进一步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求突破,要在产业链合作共赢上求突破。

  网民更加呼唤高品质的视频

  “尽管传统媒介的变化,但是视频仍然是传播的最高形态,甚至有专家预测说未来90%以上互联网内容都将以视频的形式出现。”央视网总经理、总编辑钱蔚表示,这些数据背后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随着互联网的成熟,网民更加呼唤高品质的视频。只要我们对主题价值,对主流价值进行创新表达,我想我们用户他会喜欢的。

  钱蔚表示,我国电视端的覆盖人数是12.5亿,央视网多终端覆盖人数已经达到了10.7亿。但是这个优势若要保持仍需开掘,一方面是向覆盖更多用户的广度开掘;一方面是向深度,向智能家庭开掘。除了满足人们看电视的需求以外,还要涉及游戏、教育、购物等领域。

  专家曾提出,2016年通过电视接触互联网的用户已经超过20%,专家预测一个媒介在总人口中的渗透率超过20%后,就会迎来爆发性增长。钱蔚坦言,对我们来讲,智能大屏布局和移动视频布局是我们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专家:融合无界 创新有法

  “融到深处,回归内容。”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祥敏对内容产品以四个关键词概括,融合、沉浸、社交、场景。曾祥敏表示,“这也是产品发展的趋向。”

  “融合无界,创新有法。”曾祥敏总结,新媒体时代其实就是传统媒体的新时代。

  曾祥敏认为,很多人说90后是互联网的原住民,80后是互联网的移民,而70后、60后是互联网的难民。作为一个传统的媒体人,我认为应该在这个过程当中,做到坚守并以开放的姿态去迎接互联网的发展。”

  在创新方面,芒果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芒果TV总裁蔡怀军认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特色就是生命。虽生于传统媒体,芒果TV不循规蹈矩,要活水、要新源、要自己独特的品牌和价值,而这也倒逼我们不得不持续创新,不断突破自我。

  对此,罗建辉也表示,“不管对传统主流媒体还是视听新媒体来讲,创新是永恒的主题。”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