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视吧直播的频道中可以发现,除了财经频道中的主播会亮明自己的“出身”,或者是自己的“资历”,其他频道中无不是平民化的。绝大部分的主播没有做游戏、做社交行业的经验。更不会有预先设定“打造IP”的目标。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偶然间的选择却能建立起自己的“小粉丝圈”?
在我看来,直播实际上是一种新的个人表达方式。其实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比如文字年代,BBS上有着自己的IP。吧主与大V的产生,不是由于个人可以创造,而是一个时代背景下的大选择。从这点来看,不论是视吧上的“李小米”,还是斗鱼上的“小苍”,不论直播出现与否,他们的内容产生都会是同样的,只不过是展现形式的转换与拓展。这种IP的产生,与直播的诞生与否没有必然联系。
直播很特别,不论是直播自己的身价,还是用户的参与成本,都会比原来的形式高出很多。在文字表达的时代里,参与者只需要打几个字,便可以形成一份特有的信息传递。尤其是对于明星来讲,一条“我去了哪里”的信息便可获得上万的赞。
相比之下,参与直播需要我们付出额外的硬件设备与流量。真实的现场感不可能再让一个姑娘先自拍上百张,反复P图数小时后再上传。这种赤裸裸的表现,让主播的坚持变得更加不易,付出的额外成本也数倍于文字时代。
但双方的高昂成本却不能抵挡直播火爆的脚步,这就是时代的选择,民众需求的催生。不论直播在未来是成为新的社交方式,还是媒体形式,都代表着“表达”形式的革命,而不会再争论中消亡。
很多人理解不了直播关键问题在于理解不了为什么会刷礼物?很多内容都是无聊的、无趣的,但也能收到不菲的礼物刷屏。这就是社交。我们再日常中进行社交活动——关系的维护与拓展,都需要一定的媒介,咖啡或者饭局。有媒介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进行社交活动。同时,我们再现实的社交中,每一句话都是有目的、有干货的吗?我想没有人的社交活动会是一场学术探讨。
直播最大的两个魅力,一个是真实性、实时性,还有一个是互动性。很多东西都能作假,直播也能。比如说在视吧直播时,我们把美颜、滤镜做得特别好。但即使是这样的滤镜也改不了一个人的谈吐、性格。所以只要继续互动,你很快就能对这个人判断,你要是真的喜欢这个人,你会和他在直播间里交流10个小时,刷1000多块钱的礼物。这是革命性的,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直播能够对社交带来极大的冲击。
吴声说过,今天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能在15分钟成一个明星。这句话是对的,有前瞻性。传统的表达方式让这个15分钟显得不可能,但如果一个人在恰当的时间做了直播,就真的有可能一夜间就变成吴声讲的“超级IP”。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