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滚动  
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至历史高位 近海污染仍然严峻
2017-03-23 19:57:57  来源:国际在线  作者:Admin  分享: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柳青)中国国家海洋局日前发布的海洋公报显示,2016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38毫米,达到1980年以来的最高位。同往年相比,去年海洋灾害造成的影响较轻,海水质量总体较好,但是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依然严重。相关海洋环境研究人员指出,应对近岸海域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保护海洋环境。

  中国国家海洋局22日发布了2016年的中国海洋灾害、海平面和海洋环境状况三份年度公报。公报显示,2016年中国沿海海平面相比上年升高了38毫米,创下1980年以来的历史新高,中国海平面上升速率也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

  中国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郑苗壮表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中国沿海气温与海温升高,气压降低,造成海平面升高。郑苗壮说:“首先从大的方面来说,还是气候变化的因素,造成了全球的海平面上升,不仅仅是我国。我们国家在渤海这个区域海平面上升还比较小的,主要还是集中在东海沿岸。还有一些岸段,可能是遭受了破坏,海岸线侵蚀引起的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淹没滨海低地,而中国的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都位于滨海低地。同时,还将加剧中国部分沿海地区风暴潮、海岸侵蚀、咸潮等海洋灾害的发生频率。

  为应对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危害,中国国家海洋局表示,滨海城市应在提升防潮排涝能力、保障生产生活供水安全、控制城市地面沉降三个方面下功夫。而对于生态系统多样、滩涂资源丰富以及自然海岸漫长的滨海低地来说,则应努力修复红树林等湿地环境、种植米草等固沙植被,形成一道天然的动态防护网。

  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6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基本稳定,海水质量总体较好,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中国海域面积的95%。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孙书贤表示,目前中国海洋境质量状况稳中趋好,但是海洋环境风险依然突出。

  孙书贤说:“海水水质状况变化比较明显,2016年我们重点监测的68条主要如海河流劣五类水的比重降低了大约20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还是近岸环境的风险还是比较突出。”

  当前,中国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依旧严重,严重污染区域主要分布在环渤海沿岸海湾、中国东部沿海及长江口地区、珠江口等近岸区域;典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依然不佳、超过七成的的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海洋环境风险依然突出、海洋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中国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郑苗壮表示,中国亟需实施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控制陆源污染。郑苗壮说:“因为海洋污染主要都是陆源污染,通过陆地引入海洋的,排污口有很多工业,还有生活污水,超标率还是非常高的,到了近岸海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尤其是在某一个区域里面,比如渤海区域里,更应该尽快实行。”

  国家海洋局表示,今后中国将从治理近岸海域污染、严格执行生态红线、修复生态工程、管控用海项目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海洋环境管理。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