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评论  
领导干部读书要力戒“形式主义”
2017-02-04 17:17:54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马烨  分享:

在紧张繁忙的战争岁月,领导干部的学习面临着诸多困难。为了更好地提高党内高级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政治水平,中共中央于1941年8月决定成立中央学习组,毛泽东担任组长,指导高级干部的学习。毛泽东指出,学习的方法是“挤”和“钻”,工作忙就要挤时间,看不懂就要钻进去,求得更进一步的学问,一定要长期研究。

我国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立德,从毛泽东开始,中国爱读书、会读书的领导人不胜枚举。习近平同志曾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当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为官者,若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应该力戒“形式主义”的读书,潜心学习,从书中探索治国之道、领悟为官之法。

时下,常常有领导干部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究其原因,是忽视了自身学习,读书越来越少、越读越浅,为“形式”而读。一些领导干部将“读书”与“加强政治学习”划上了等号,使得读书学习成为个人工作总结中的硬任务,自身在素养的提高上一无所获。一些领导干部则以“工作忙”“应酬多”为借口,有的以阅读“快餐”消息,有的热衷于“厚黑学”、“官场学”等功利色彩较重的书,导致在读书的路上“剑走偏锋”。长期不读书或者不读“好书”的现象,必将使领导干部自身能力素质下降,甚至会影响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力戒形式主义,应将“读书”作为立身之本。身处在这个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读书是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官德修养、提高素质、改善执政能力的需要。“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党员领导干部是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作为公众人物,个人修养水平自然应成为群众的楷模和标杆。一些干部精神空虚,“三观”扭曲,有的甚至走上贪污腐败、违法犯罪的道路,很大原因还在于静不下心,读书学习不够。只有端正态度,多读高雅之书、圣人之书,多思考,才能陶冶情操,不断增添“书香气”,才能摆脱追逐名利的世俗之风、市侩之气,成长为对得起人民期待的“栋梁之才”。

力戒形式主义,应将“读书”作为从政之基。既然踏上仕途,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便是终身课题。领导干部所处的位置特殊,不论在哪个岗位、哪个层次,必定需要拥有驾驭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全局、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随着自身岗位轮换和层次的提高,“单一型”的知识结构难以适应领导岗位要求。除了学习好学习党的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党内规章制度,并自觉以新的发展理念指导实践以外,领导干部必须广泛涉猎、重点钻研,有针对性地读书,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知识。只有通过“读书”,才能让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入脑入心,并融汇到从政行为中,增长干事创业的本领,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要让各级领导干部走出形式主义读书的“怪圈”,真正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干部教育监督,引导督促领导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从政能力。另一方要通过须尝试构建“读书有用”的选人用人考评体系,将读书列为干部考核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使读书成为从政者的日常习惯和行为自觉,真正让官员做到以学益智,以学修身。(文/马烨)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