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产跃升年”大背景下,我市着力于改造提升传统经营模式,鼓励支持创新发展新型商业模式,优先发展现代电商网络销售和商业综合体等新兴业态,促进商贸业“转方式、调结构”,带动我市限上批发零售业较快发展。本文通过分析2018年1-9月晋江市限上批发零售业发展情况,揭示发展中的亮点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意见建议。
一、基本情况
(一)行业发展情况
销售额方面,几大行业发展比较快,带动我市限额以上销售额稳定发展,石油及化工类完成销售额691.5亿元,增长19.2%,占限额以上销售额比重达38.4%,对限额以上销售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1.8%,拉动限额以上销售额增长7.7个百分点。金属材料类完成销售额242.7亿元,增长53.9%,占限额以上销售额比重13.5%,对限额以上销售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4.3%,拉动限额以上销售额增长5.9个百分点;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完成销售额457.6亿元,增长30.6%,占限额以上销售额比重25.4%,对限额以上销售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6%,拉动限额以上销售额增长7.4个百分点。
零售额方面,占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比重最大(53.4%)的汽车类完成零售额113.5亿元,增长17.3%,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57.5%,拉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增长9.1个百分点;比重排第二(17.3%)的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完成零售额36.7亿元,增长4.6%,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拉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增长0.9个百分点;比重排名第三(8.6%)的石油及制品类完成零售额18.3亿元,下降8.1%。
(二)各镇域发展情况
从增长速度看:销售额方面,内坑、陈埭、经济开发区、永和、磁灶、灵源、新塘、紫帽、金井、安海、梅岭、罗山等12个镇域增速超过30%,分别增长57.9%、49.8%、41.3%、39.9%、39.9%、39.8%、38.3%、37%、33.8%、33.2%、32.8%、30.5%。增速低于20%的镇域有西园、龙湖、出口加工区、深沪,其中出口加工区、深沪为负增长,分别下降36.9%和68.7%。零售额方面,增速超30%的镇域有7个镇域,其中,负增长的镇域有出口加工区、金井和深沪,分别下降6.6%、66.8%、75.5%。
从完成情况看,销售额方面,内坑、新塘、西园、紫帽、灵源、梅岭、池店、永和、经济开发区、陈埭、英林、西滨、磁灶、金井、安海等15个镇域超过时序进度,而完成进度较慢的是龙湖、深沪、出口加工区,完成进度分别为63.6%、38.8%、38%。零售额方面,共有13个镇域超过时序进度,而完成进度较慢的是龙湖、金井、深沪,完成进度分别为47.4%、16.4%、15.4%。
(三)行业运行亮点
一是新增企业增速明显。132家新增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1-9月份共实现销售额117.19亿元,增长415.9%,拉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增长6.5个百分点,对限额以上销售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7%。其中零售额10.23亿元,增长256.4%,拉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增长4个百分点,对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3%。
二是亿元企业贡献突出。我市2017年度亿元商贸企业共277家,今年1-9月份共实现销售额1452.66亿元,增长14.1%,拉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2.4个百分点,对限额以上销售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3%。其中零售额163.81亿元,增长9.9%。拉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增长8个百分点,对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5%。
三是海峡石化平台支撑作用显著。81家纳入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统计的企业1-9月份实现销售额545.82亿元,占全市限额以上销售额30.2%,增长17%,拉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增长5.5个百分点,对限额以上销售额增长的贡献率达22.6%。
四是钢材贸易发展迅速。目前纳入我市限额以上统计的钢材贸易企业数有43家, 1-9月份实现销售额240.98亿元,增长53.3%,拉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增长5.8个百分点,对限额以上销售额增长的贡献率达23.9%。
(四)应关注的问题
晋江市限上批发零售业发展虽然较快,但在规模、结构、效益、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我市限上批发零售业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小、散、弱的问题,十几平方米、几十平方米的店面占了大多数,超过1000平方米的限上批零企业仅90家,仅占全部限上批零企业单位数的10.5%。至2018年9月,累计批发额在50亿元以上的批发企业只有4家,累计批发额在5亿元以上的批发企业只有60家,仅占限额以上批零企业数的7%,累计零售额超1亿元的零售企业也只有67家。
二是批发零售行业集中程度过高。目前我市销售额方面仅石油及其制品、化工产品、金属材料类、服装、鞋帽、纺织品类4大行业就占了占全市限额以上批零业销售额的77.2%,仅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和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三大行业的零售额限额就占了全部限额以上零售额的79.3%,其他批零行业对整个限上批零业的增速影响十分有限,行业集中度高、结构相对单一。这几大行业的发展形势直接左右着我市限额以上零售额的发展,市场结构的不合理将日益凸显。
三是经营压力仍然存在。受市场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经营不善的企业纷纷减产。1-9月,销售额比上年同期下降的企业数达214家,共实现销售额426.17亿元,下降28.1%,拉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下降11.5个百分点。零售额比上年同期下降的企业数有105家,共实现零售额39.52亿元,下降38%,拉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下降13.2个百分点。
二、工作思路及意见建议
一是加强走访,做好新增入库工作。结合市政府办《2018年促进专业市场入驻商户住宿餐饮企业新增入库纳统工作实施方案》文件要求,切实做好新增入库工作,才能进一步为我市经济的稳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确保全面及时反映全市经济运行状况。我们加强与工商、国税、商务局等部门的联系,同时加强对我市如国际鞋纺城、海峡石化中心、豪新食品城、海峡国际五金机电城等走访工作,重点筛查入驻企业名单,对符合纳统条件的商贸企业进行重点走访,紧紧围绕“数量要增加、质量要提升”的双要目标,做到应统尽统,不缺不漏。截至目前我市已有3家限上批零企业月度新增入库,167家企业已上报年度新增名录系统审批。
二是推动转型,鼓励新零售发展。鼓励线上线下融合,扶持传统企业、连锁超市依托原有实体网点、货源、配送等商业资源开展网络零售业务,同时在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同时鼓励本地有条件的企业借力知名电商平台,采取线上和线下相融合的方式,发展新零售。比如之前在豪新食品市场举办的海峡两岸食品文化节,通过阿里巴巴、京东、微商联盟等采购商,形成新零售供需精准对接,将切实推动传统企业转型“触电”和零售业蓬勃发展。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