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化  
《白鹿原》书名揭秘
2017-06-29 16:05:51  来源:华夏艺术网  作者:刘忆龙  分享:

 白鹿原.jpg

偶尔看到唐代白居易《城东闲游》诗一首,内容因与白鹿原有关,便格外注意。诗曰:

 

宠辱忧欢不到情,任它朝市自营营。

独寻秋景城东去,白鹿原头信马行。

 

看来白鹿原这个地名,其实在唐朝已经有了,否则,诗人白居易怎能骑着马出了长安城到白鹿原上去?记得五十年代初,我家在西安东木头市街住,那里是一条以做木匠手艺为营生的街道。父亲就是一个木匠。刚懂事时,经常听到父亲说:“到狄寨原干活去!”时间长了,才知狄寨原在城东灞桥那时好像属长安县管辖,离西安钟楼甚远。所以,在我以后的记忆里,只知道有狄寨原,而不知道有白鹿原。

 

以后,我喜欢上了文学,陈忠实的《白鹿原》出版爆红后,才知道白鹿原写的就是那一区域。看起来白鹿原的名字由来已久,正像小时候给孩子起名字一样:什麽狗娃、牛娃、黑蛋、铁蛋……,狄寨原不过是小孩的“奶名”,而他的“官名”就叫白鹿原。只是人们叫小孩的奶名惯了,感到亲切、方便而已,一出口便成了狄寨原,这只是一种俗称。

 

在临潼住久了,认识一位退休后移居于此的作家马建勋,他原是安康地区文联主席、作协主席,对这一名字的印象还是在八十年代初。当时,我在新疆工作,有一次,我去伊犁惠远城禁烟英雄林则徐流放地参观展览时,买到一本书,名字叫《国殇》,作者是马建勋。时间不长,又在《新疆日报》看到一篇著名的散文《火红的山丹丹》,作者仍是马建勋。因为喜欢文学,便牢牢记住了这个名字。应该说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他移居临潼后,我们才真正熟悉。有一次,我在《当代名家》刊物看到他和陈忠实的合影,经了解才知他们原是同乡,都是灞桥人。有一次闲聊中我问他: “陈忠实你认识吗?”马说:“不但熟悉,而且交往很深!” 我不由得又问:“那你们又是怎样熟悉的?”马说:“先谈我第一次去他家的经历吧!”接着,马建勋便聊起了他去陈忠实家的情况。

 

1987年初,马建勋从新疆调回陕西安康。1989年秋,他来西安开会,会后他去看望了自己的中学老师郭义民。因郭以前在西安三十四中上学,后又调入霸桥新筑文化中心,也是作家。和马既有师生之谊,又有文人之情,谈话大部分离不开文学。当然很自然地谈起了陈忠实。郭说:“老陈我熟悉,他和我同为三十四中同学,现正在家搞创作。既然你想认识,明天咱们一块去他家!

 

第二天,两人各骑一辆自行车,不多时便到了陈忠实家。这个村的名字叫西蒋村,老陈的家其实和村里大多数农户一样,不同的就是别人的院子都是土围墙,而他家却是砖墙,似乎高了一个档次,这恐怕与他挣工资有关,也可能与他的身份有关,毕竟他已是陕西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陕西省作协副主席。当然,我想更重要的是他为自己今后的文学创作建立了一个基地。一个院子,三间瓦屋, 朴实而又清静。陈忠实见来了客人,立刻热情招待。房内桌面上放了不少刊物,什么《当代》、《收获》、《人民文学》、《文学评论》等。虽谈不上摆放整齐,却乱而有致。唯一摆放得整整齐齐、端端正正的是一叠二寸厚的手写书稿。当老陈的老婆在屋子沏好茶后,他们便围着桌子聊了起来。文人相惜,避免不了谈创作。当陈忠实谈完他创作快完成的小说的结构及内容后,马建勋很感兴趣的问:“写中篇,还是长篇?”陈答:“是长篇!”马又问:“书叫啥名字?”陈说:“名字还没想好呢。”马稍沉吟,随即脱口而说:“你就叫白鹿原吧!”陈愣了一下说:“咱这的人都叫狄寨原,我想叫狄寨原。”马说:“还是叫白鹿原好,有诗意,有文学气息。”这时郭义民抽着烟,在一旁插了一句:“还是建勋说的有道理!” 陈听后,扬起头一愣,双眼放光,将马建勋看了半天,一直沉思着没有表态。

 

这时,老陈老婆手里拿着一块黑布进了屋子,说;“老陈,这给人家行礼,行不行?”陈忠实似乎认为有客人在场,打断了他们的谈话、也许是感到礼太轻了,觉得拿不出手说:“辟!!(陕西方言:走开的意思)回头再说!”老婆扫兴而去。当然,郭义民和马建勋也谈了各自近来的文学创作.他们一直谈了很久,很久。已是中午,老陈的老婆做好了饭,用木盘把锅盔、辣子、斜式面(陕西的一种菱形面片)端进屋里。陈忠实说:“也没啥可招待你们的,尝一下咱的斜式面。”三个人边吃边谈,海阔神聊了大半下午。夕阳把余晖洒满灞河水面时,三人才依依惜别。

 

陈忠实将他们送出门外时,看着马建勋竟然说了一句让他震惊的话:“建勋,我得谢谢你。书的名字就叫《白鹿原》,正和我意。”在与陈忠实相处的时间里,陈忠实几乎雪茄不离口,似乎烟里有他对书名的斟着和思考。

 

就这样,原为《狄寨原》的初名,后来被改为名满天下的《白鹿原》。马建勋给我讲完以上的话后,很长一段时间,我曾不止一次地问过他:“路遥《平凡的世界》,原名为《走向大世界》,陕西诗人子页看过后,就提议选择了现在的书名你也可以将此事提一提!”马建勋反感地说:“这怎麽提?没必要!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我提了,别人还以为我沽名钓誉。”当然我理解他的心思。

 

有一件事情,值得一提。应该是2006年秋吧,兵马俑一位作者出版了一本《心灵之韵》的诗集,请来了陈忠实和许汝珍开座谈会,也请我去参加。会议前夕,我遇见了陈忠实,坐在他的旁边,并拿出一本《延河》杂志请他签名。老陈问我:“你是写啥题材的?”我说:“主要写小说。你看这期《延河》上还登了我的中篇小说《二舅的故事》。”说完就翻给他看,老陈看了后说:“不简单!不简单!”我说:“你的白鹿原才不简单,我都看了三遍。”说完只见老陈在《延河》杂志的扉页上郑重的写下了陈忠实的三个字。当时我又问:“马建勋这个人你熟悉吗?”陈说:“你也认识建勋,我们是乡党,怎么不认识他,他的小名就叫五喜。”老陈又问:“你怎么认识建勋的?”我说:“我原来在新疆工作,他也在那里,各自回陕后慢慢就熟悉了。”老陈说:“还得感谢建勋,《白鹿原》的定名,建勋功不可没。”这番对话,又一次让我确定了马建勋讲话的真实性,也证实了陈忠实为人的率真而纯厚。

 

此事虽然经过了很长时间,直到陈忠实去世。今年五月,我接到马的电话,他告诉我,原省作协创联部主任许汝珍要来临潼,让我作陪。因我是在许当主任时,加入省作协成为会员的手续又是他经办的,所以熟悉,理所当然要陪。那天,我们一行人驱车上了临潼芷阳湖石榴园,这是座新修的山顶别墅花园,非常漂亮。在接待许汝珍时,我们理所当然的又谈起了文学,尤其谈起了对陈忠实地怀念,更多的是被陈忠实高尚品德所感动。当然,由于马建勋和陈忠实是同乡,又有深厚的友谊,所以谈话的中心大都是以马建勋谈陈忠实为主,记得最清楚的一个情节是:有一次,省作协在人民大厦开会,他正在宿舍和几个人谈外国文学,突然听到门外有人喊:“建勋!建勋!你在哪里!”他开门一看,竟然是陈忠实!可能是由于天热,只见陈忠实趿拉着鞋,两条裤腿,一条在膝盖下挽着,一条在膝盖上挽着,完全是一幅农村大伯不修边幅的打扮,可见他的朴实,完全没有大师的派头。要知道,那时的陈忠实已当选陕西省作协主席。进门后也和大家谈起了外国文学。因为在当时很多人印象里,认为老陈可能看外国作品少,看中国作品多,谁知道谈起外国作品来,他竟然滔滔不绝,让人惊叹,比在场的人一点也不逊色。

 

还有一件事,更值得一提。五六年前的一个半夜时分,我的手机突然响了,电话中马建勋劈头就问;“你知道陈忠实不在了吗?”听到这样的事,我吃了一惊,定下神来说:“不可能吧?谁说的!”马在电话中说:“是别人给我打的电话。”我说:“一点消息也没听说,你给老陈家打个电话,不就明白了吗?”第二天天刚亮,我就打电话问马建勋:“你给老陈家打电话了吗?情况怎么样?”马在电话中说:“我直接给老陈打电话后,老陈接电话就问:“建勋,半夜三更打电话,有啥要紧事?”听到陈忠实的声音,他才松了口气。就给老陈讲来由:“别人给我打了电话,说你不在了,我才慌忙印证。”陈忠实在电话里沉默了一会,才哈哈大笑说:“哪个挨球的,又咒我死呢!俗话说,一咒三年旺,我还要多活几年哩!

 

当然,我们在这次聚会上,马建勋讲得最多的还是第一次他和老师郭义民一同去陈忠实家将《狄寨原》改为《白鹿原》的经过,完全是一次不经意的朋友谈话和对文学的探索。没想到许汝珍听后说:“只要有第三者在场,就可以将此事作为依据告知世人,既然有你的老师郭义民在,关于这件事,你不妨写出真相!”这次聚会是一次真情的、热烈的、朋友式的相聚,也是对我们对陈忠实的缅怀。一直到晚上,我们才送走了许汝珍。过后我想,这是一个不被别人知晓的故事,不管马建勋写不写,我还是有义务将其写出来,告知世人。

 

我曾看过陈忠实的一篇散文。大意是告诉人们,作品的名字应该如何定,想起大概有四点;第一是定下作品名字写文章。第二是写好作品再定名字。第三是先定下的名字,写好后又改了名字。第四是写的过程中寻名字。陈忠实在写这部书时是以孩子的“奶名”狄寨原定的调,而真正书出来了才用“官名”《白鹿原》。而马建勋只不过是信口而为,有感而发,一语中的,正像一根手指无意中捅破了窗子纸,所以有了《白鹿原》这样一个伟大的书名。

 

陕西有两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一部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采纳子页建议修改而得名,另外一部作品就是采纳马建勋建议,改《狄寨原》为名满天下的《白鹿原》。这就告诉我们:任何伟大作品的作者,都是人,而不是神。写作的人,经常碰到的是反复修改作品,甚至可以说作品是改出来的。在我们作家群里,并不奇怪。往往反映出一个作家的人品和态度,作品为什么如此伟大,我想原因就是作者伟大。

   

                              2017625

西安市临潼区解放军第二疗养院

 

责编:刘依依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