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景山近照
阎景山,笔名愚木,别署双逸堂主、三问斋主、桐城居士。山西闻喜人,经济师职称。现为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教育委员会理事、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黄河草书研究院副院长、中韩书画艺术交流协会副主席、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运城市书法家协会理事。
阎景山作品
书法早年潜心二王、赵孟頫,后攻米芾、王铎、李邕、张瑞图,旁涉宋元明清历代诸家。近年在汉魏诸碑用功较多。书涉正、草、隶、篆,诸体皆擅,尤以行草、正书为长。碑帖兼容、功力深厚,书风飘逸洒脱、放朗大气。既有传统文人书法的淳和典雅之美,又具劲健豪放,淋漓痛快的时代感染力。尤其对书史书论研究颇深,底蕴丰厚,见解独到。
阎景山作品
1995年建立“景山书法艺术工作室”,2000年创办“景山书法艺术学校”,课徒授业二十一年,桃李满门,新秀竞起。2002年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教育委员会授于全国“百佳书法教师”称号。出版有《阎景山书法集》、《阎景山小字作品》、《阎景山书法艺术》。
景在山巅自不同——何沁学
认识阎景山老师,已过十个年头。作为忘年之交,尤其是对书法的同好,使得我们在一起无所不谈。既以老师相称,且时常有幸欣赏到他的书法作品,聆听、感悟他对书法的理解和造诣,总是满怀崇敬。一天傍晚,我们在一起喝茶聊天拉家常。目光想遇间,那种宁静、深邃,我就顺着话题开始了对阎老师的解读。
阎景山作品
阎景山,号双逸堂主,山西闻喜人, 出生书香门第,自幼受家庭影响,传统文化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烙上了深深的印痕。外祖父叶滋初 ,是清政府官费保送留日学生,在日本参加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成为辛亥革命先驱,任孙中山、黎元洪总统府高级参议、同蒲铁路总工程师、正太铁路运输司令。博古通今,能文善书,书法堪称一绝;其舅父叶静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炮政治学院理论教授,文韬武略,各集大成;父亲阎友敏,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以教书作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和组织地方武装,解放后先后担任县政府助理员, 副区长、区长,民政科长,县党校常务副校长,乡党委书记等职。不仅领导有一方,书法也很有名气。母亲叶璨出身名门,既识文明理,更擅描龙绣凤 。如此环境的滋养和熏陶,天赋灵秀的他自幼就爱好文学、书画,且基本功十分扎实。三年级时,就在全县中小学生毛笔字比赛中获奖,至此,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就开始给乡邻写对联; 深受乡邻赞许,其父也常引以为豪。稍长,又经常给邻里乡亲画炕围、画板箱、画照壁,再加上写得一手好字,很早在当地就小有名气。
阎景山作品
上世纪八十年代,阎老师无意间看到一本由上海出版的《书法》杂志,才算真正开始认识书法。回到县上工作后,又结识许多 书界朋友和书法名家,眼界宽了,意识高了,便有了对书法更深的理解。自古学书无捷径,不仅要反复读、临古人的各类名帖,更要有与之相匹的理论知识相感通。从此,阎老师踏上了一条孜孜以求的艺术人生苦旅。在原有的基础上,从楷书入手,篆、隶、行、草、魏碑诸体无不涉猎。 以名家为师,在经典下功,数十年临池不辍,潜心自研。练帖练成筋骨,看帖看出门道。
阎景山作品
古人说字如其人,阎老师的真、草、隶、篆诸体皆擅,大至榜书,小到蝇头,皆能师古而入,法古而出,不仅功力深厚,而且用笔老练,碑帖兼容,气韵沉着,古朴俊秀,清新隽逸,显示出历代经典的潜移默化,写出了自己对传统的特殊理解,风格独具。尤其是楷书,悬空而落,字字传神。他书写的《金刚经》 《道德经》《孙子兵法》《古文闲抄》等小楷长卷,被社会各界广为收藏。行草则行云流水,神采飞扬。 山西省书协副主席王陆先生对阎老师的书法作品,慨然给予“取法乎上,师古出新”的高度评价。在多年的临池研习、课徒授业过程中,他对书法理论研究极为深刻,见解独到, 善于将古人之精深玄妙演化为浅显易解之常语,授之于道友弟子,裨益与众人。
此外,他的篆刻也很有功力,独见风格,时有佳作示人,他有不少常用印章都是自己所刻。 阎老师常说:人品不正,学书无用。多年来,阎老师名利不争,长短不论,潜心悟道,精心治书。愉悦时,他用书法表述情怀;忧虑时,他用书法剔除烦恼。生活中,他和书法是朋友;困境中,他和书法是兄弟。书法,已融入了他的身心和生命,成为他人生的精神支柱。我想一个人只有这样,才能在几千年的国粹长河中得到颐养,才能古为今用,达到一种高层次的艺术人生境界。
阎景山作品
在与古为友,尽情享受书法给自己带来快乐的同时,阎老师想到了责任,想到了如何使书法这一艺术瑰宝传承光大。1995年,他建立了自己的“书法工作室”,开始课徒授业,2000年创办了“景山书法艺术学校”,他想把他这些年来在书法领域摸索到的经验,留给下一代。在20多年的书法教学实践中,教学相长,在培养国粹艺术人才的同时,也给他自己的提升搭建了平台。在他的指导下,一批批小学生成为了父母和社会的骄傲,一批批高中生圆了自己上大学的梦,一批批书法爱好者少走了弯路,有所成就。 同时,还多年连续义务为 老年大学、各中小学教师等教授书法知识,组织书画艺术沙龙,面对不同层次的书法爱好者,讲技法,讲理论,讲实践, 讲艺术,讲做人,讲处世,深入浅出,触类旁通,他灵活生动的讲课风格,深受大家喜爱。如此算来,3000余名的学生队伍,比先贤如何?
阎景山作品
为人正直,处世低调是阎老师的一贯做事风格,他黙黙写了数十年字,从来就对社会上许多所谓的获奖、入选、奖牌、证书 、名誉、头衔等等不屑一顾,他说这些 沽名钓誉甚至沾满铜臭的东西与我这迂腐、驽钝之人格格不入,道不同,怎能违心? 书法是国粹,是高雅的艺术,不要使之成为争名趋利的工具,要多做对人民有益的事情,这才能体现一个书法家真正的人生价值!虚名何用?一番话,道出了他的心声,彰显了他的襟怀,更增添了我一份由衷的崇敬!北宋的黄庭坚在《论书》中说:“学书人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以圣贤之学,书乃贵也。”当如是。
而今,已步入花甲之年的阎老师,四世同堂,其乐融融。为子,孝名远播,堂有九十岁、卧病在床多年的老母,尽心伺候,从不远行,在闻喜传为佳话;为父,教子有方,两个儿子学各有成,业各有成。在此,不得不提到阎老师的号——双逸堂主。逸者,安闲、超脱之意。两个儿子有成其双逸之一也;作品、精神超脱其双逸之二也。小隐于山,大隐于市,名不近,利不谋,其逸者与谁而归?为夫,相濡以沫,同肩风雨,妻子是他事业成功的坚强后盾。他常说“老伴这些年付出了很多,确实辛苦”,关爱之情溢于言表;为师,倾其心力,授其所学,宽严相济,张弛有道。稚童称师,白发亦称师,师出有名,岂桃李不满天下乎?为友,以诚交,以心交,求同存异,肝胆相照。“友天下士,读世间书”这是他奉行的准则,而“近朱者赤”,也成为大家都喜欢和阎老师交朋友的真正原因。
阎景山作品
高超的艺术水准,严谨的艺术态度,务实的品质,谦虚的性格……要想给阎老师来一个全面的肖像画是不容易的。不经意间,懒腰一伸,窗外漫天飞舞的雪花,无拘无束,飘飘洒洒,点、线、划自成一体。似笔下龙蛇,开阖纵横;似笔兴正浓,行云流水。咦!这不正是阎老师书法作品的写意吗?
景留心底皆言美,山在眼前不畏高。艺术是无止境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作为一个潜心修道、厚积薄发的知名书法家,我相信阎老师在以后的道路上会拿出更多更好的艺术精品,为社会和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形美而不失质朴,气畅而不显浮华--评阎景山书法艺术
屈大有
"欲得妙于笔,当得妙于心"黄庭坚《道臻师画竹序》中句。阎先生书通五体,尤擅小楷与行、草。在当今书坛有此静气的书家太稀有了,越是稀有越是鳯花鳞角。小楷书法在古代被认为是书法的基本功法,所谓工书者,不精小楷不能称为书法家!近观阎先生小楷,劲如铁又软如棉,圆中见规,方中有矩,细如纤发处一丝不苟,中宫密实而周边奔放伸展,形美而不失质朴,气畅而不浮华,正可谓气沉力雄,大气磅礴!确有傲视群雄,唯我其谁之感!彩笔落款更是锦上添花,恰到好处!意在笔先!犹如一股潺潺溪流自然流淌,沁人心脾,细雨绵绵,润物无声。远观阎先生小楷如梦如幻,如痴如醉,如嫦娥仙子飘飘而至,又如妙龄少女翩翩起舞,梦幻之中能闻得见少女的体香,让人呯然心动!这就是书法艺术的魅力所在!观阎先生草书:用笔老辣果敢,迟速相见,刚柔并济!笔到畅怀时不拘小节,狂放不羁!。(真正艺术家范)线条若"飞鸟飞林,惊蛇入草"。布白若飞花散雪,惊涛骇浪!正文立势奇险,行笔有音律之美,俯仰回旋之间又现舞蹈之美,艺术美和形象美交替配合。正如古人所说:"草书要有气势,气须熟中来,有气则有势"。人不可貌相,阎先生外相,温文尔雅,书卷气十足,观其书作,胸中似有黄河咆哮,万马奔腾!大将军排兵布阵之能,又有怀素同工之妙!没有大胸怀,大气象难得此法!。
责编:刘依依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