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化  
烙画金蝉祝福新年
2016-12-31 04:58:23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何安安  分享:

 

 

 

 王兆庚 生于1963年,北京市西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葫芦烙画代表性传承人,火绘葫芦工艺师。王兆庚自幼受家庭传统文化熏陶,擅长以烙痕代替笔墨,在葫芦表面上作书画,其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艺术品交流会并被多家博物馆展藏。

 

 

 

 

葫芦烙画其实并不单一

说起葫芦烙画,很多人都觉得,就是简简单单地在葫芦上烙画。但是,我作为西城区这项技艺的传承人有话要说,实际上,咱北京过去的葫芦烙画,并不像大家理解的这样单一,而通过葫芦这一特殊载体,制作出各种各样不同形式的器具。

比如我新近完成的一件作品《金蟾》,就是一个手把件儿。葫芦原本的底色是黄色,我通过烙烫,用手的不同力度去掌握,做出一种深浅层次,形成具有黑黄效果的图案。而金蟾这个图案,里边也有很多民间的传说和讲究。金蟾有三条腿,背背北斗七星,嘴衔两串铜钱,是民间最为旺财的象征,也可以说是人们对新一年美好的祝愿。

在民间说法中,三足为蟾,为了弥补腿在眼睛下方的留白,我设计了三足抱钱,这个寓意是什么?过去咱老家儿家里都有大木头箱子,一般都会往箱子底下扔几个铜钱,起压财之意。金蟾本就是旺财之物,三足抱钱,取的也是压财的意思。这既符合咱们的民间传说,也贴合咱北京过去老辈儿人的想法。

在过去葫芦烙画只是爱好

在我们家,打我爷爷那辈儿起就有葫芦烙画,不过我接触这些,主要还是从父亲这里。在过去,葫芦烙画不过是被当作一种兴趣爱好,没有人会把它做成一种专业。打记事儿起,父亲就教我画画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家里的大衣柜,中间一个门,两边也各一个三合板做的门儿,当时街坊四邻都求我父亲给他们在门上作画,画些山水、花鸟作为装饰。又因为家里装饰品少,父亲就在葫芦上也画上东西,当成一个陈设品。

我学这些东西的时候,正赶上大跃进,就画一拖拉机,上边冒着烟,或者画一工厂,烟囱上冒烟。那个时候爱说大海航行靠舵手,就画一艘轮船。还有小时候我们看地道战、地雷战,就画一地雷爆炸,日本鬼子被炸上天。再后来,就画些花花草草。可以说,受家庭的熏陶,我小时候就接触这些,印象中小时候自己老扛一画架子,去公园里边画芍药花什么的。真正开始着迷画葫芦,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儿。

融合传统文化进行创作

画画是做葫芦烙画的基础,因为最复杂的就是构图。我记得2004年前后,朋友的爷爷过寿,想让我设计一个葫芦。过去传统题材都是画猫和蝴蝶,取耄耋之意,我设计的却是桃子和“寿”字。葫芦本身有福禄之意,写个“寿”字,就福禄寿都齐了。为什么画三个桃子,因为传统文化里,三为多,和上面的“寿”字搁在一起,就是多寿。桃子下边画九片叶子,九为数之极,寓意长久长寿。就在葫芦这么小的方寸之间,把对老人的吉祥寓意体现得淋漓尽致。

还有一次,内蒙的朋友请我去玩,喝了当地的马奶酒,我就想到,这个东西可以用葫芦表现出来。来年我种葫芦,就用模具压着葫芦照着这个造型长,做出和马奶酒一样的烙画葫芦。还有用料器做两面镂空的香盒,上面的口可以打开,纹饰用明清时期常见的冰裂纹,取意岁岁平安。包括传统题材寿代鸟,我一般都会画两个,取意代代长寿。这些都是我的创新。

过去我做葫芦,经常八九点钟一坐下,再起来就是一两点钟,中午饭都忘了吃。现在最多一次只能画半个小时,这跟自己的年龄也有关系。但我这个人,手里不做点什么,就感觉人生真是虚度。所以,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更多的是在传承上下工夫,多进校园、多带徒弟,包括最近在教中央美院的大学生学习传统工具的使用,还有在一些中学,教孩子们如何用传统文化进行创作。因为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我还特意设计了一个作品《双雀》,取自一首小诗“双雀抱仁义,捕食劳劬劬”,希望孩子们可以学会感恩,感老师教育之恩,感父母养育之恩。

北京晨报记者 何安安

 

【责编:紫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