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化  
清华教授称“老公”不雅 媒体:书面语和口头语的冲突
2016-12-30 17:38:26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Admin  分享:

 在如今这个代际隔膜越发明晰的年代,人们接受信息的过程转瞬即逝,很多“接地气”的称呼,正是对社会语境的真实概括。

著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

近日,著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在东南大学为师生作了一场题为“礼乐双修与走出‘半人时代’”的讲座。他指出,“老公”一词在古代是太监的意思,现代人的很多习惯是有失礼仪的。这场原本囿于校园内的讲座,一下子成了话题。(《现代快报》10月19日)

大多数人习惯了“老公”“老婆”的叫法,不会追究其背后的语言形式,只有专业人士会去刻意探究。清华教授的观点,更像是学术与通俗之间的争议。在看待这一争议时,我觉得应该回到语言文化的社会应有价值层面。

从实际生活层面而言,包括“老公”“夫人”在内的所有日常称呼,都基于人们对口头语言的接受程度。大家都这样用了,慢慢就习惯了。在讨论语言规范时,我们不仅要了解语言背后的渊源,也要看到语言的发展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一些日常称呼既明确又含糊,既犀利又暧昧,帮助人们进行“最直接也最安全的交流”。通俗语言体现的是对社会现象的集融,有规避风险的作用,帮助人们勾勒无法用书面词描述的形象。

在如今这个代际隔膜越发明晰的年代,人们接受信息的过程转瞬即逝,很多“接地气”的称呼,正是对社会语境的真实概括。

 

无论是书面语还是口头语,都是语言文化的承载体,最终要回归到社会应有价值层面。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树立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文化自信,感受语言文化的有益价值,既合理、规范、文明地使用书面语言,也不丢失习以为常的口头用语。只有这样,才能为汉语传播提供更为广阔的清新土壤。(宋潇)

 

【责编:刘依依】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