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化  
笔墨雅趣、怀中温情——记知名书法家张明科先生及作品欣赏
2016-12-21 14:28:29  来源:华夏艺术网  作者:李昱宗  分享:

 俗话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对张明科先生,是“未见其人,先睹其字。”

8.jpg

与张明科先生结识,大概快两个年头了,张明科先生出生于1949年,长我42岁,既是师长、也是朋友。先生十分健谈,瘦高的身材充满浓郁的文艺气息,脸上堆满虔诚平和的笑容。每次跟他见面,我老喜欢跟他调侃,开开玩笑,斗斗嘴;先生虽然年近古稀,却很有精神与童趣。虽然年纪相差很多,但相处从来都是轻松愉快的。
7.jpg
 
未见张明科先生时,就先欣赏了他的作品。我平时喜欢扒拉古筝、碰碰钢琴什么的;观其书法,似与音乐通达,劲道有力、行云流水、飞龙舞蛇,颇有感触。
6.jpg
 
“连笔”是草书的最基本特征。习书者皆知,书法,以草书见难,而草书,又以大草(狂草)最难。因而其笔法、取势、意象都要贯彻一个“连贯”性,使整个章法、布局在法度内气息贯通、八面出风。
4.jpg
 
张明科先生极好草书、也最擅长草书,而且是奔放不羁一类的草书。他非常注重书法的“写意”性,更注重“意象”的体现,用笔中,侧、逆、转、提、按收放自如,点线呼应,韵律感十足,于轻松自在中落笔,力透纸背。
2.jpg
 
古人言:“书,乃心画。”张明科先生的书法是他用心“画”出来的,奔放的线条和凛凛呼威得益于他多年的勤学苦练,远观其作品,气势恢宏、次序井然,大气磅礴中又添广袤、厚重之感。干、湿、浓、淡相互印衬,章法严谨,渲染出一种幽远的意境。他通过实践及自己内心的感受,已将“墨韵”与“情思”二者相结合,发挥的淋漓尽致。每每读其草书作品,都让我兴奋不已。
38d547e22f3419a5dda24c.jpg
 
草书。其一:气势磅礴;其二:笔意为先;其三:神采为尚;其四:学养丰厚。
 
张明科先生对书法创作的态度是严谨的、低调的。多年来,他钟情于张旭、怀素的狂草,在古人的书法艺海中遨游、不知疲倦。最大限度的吸收了狂草的气势,流畅又不失法度、轻盈又不漂浮,轻重缓急、张弛开合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便如人意”。下笔痛快酣畅,便是古人最妙处。他不仅从古代名帖碑刻中体悟笔法,而且还在生活与交流学习中体会用笔的敛纵、展拓,用以扩大内容的丰富、变化的奇整。
 
在书法的大门类当中,草书的精神是娴雅的、超逸的、潇洒多变的。务求圆活婉转而又随心所欲,行气布局善于有大有小忽连忽断的对比变幻。行笔重处,计白当黑;转腕轻时,虚灵清淡,快慢三四,如舞池蹀躞之曼妙,平平仄仄,旋律悠扬。
 
苏东坡曾言:“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草书的艺术魅力,不在其表而在其精神,需要心领神会,方能入境而知其妙境,这才是最重要的。 
 
书道草法最高华,

一曲烟云住东家。

笔端来雾欲散雨,

与花共酿醉流霞。
2016823
 
李昱宗于新疆乌鲁木齐
 
 
 
【责任编辑:刘依依】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