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化  
柴窑守望者——钧宝坊掌舵人孙新要
2016-12-15 08:54:50  来源:华夏艺术网  作者:张国鹏  分享:

 今日北京网钧瓷,始于唐而盛于宋,中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瓷苑奇葩,历经劫难,几多兴衰,每每以新的姿态呈现!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1990年代之后,新时代的钧瓷如浴火凤凰般,钧瓷釉方的研制和创新不断出现,烧制工艺和技术更是刷新一个个记录!不断有钧窑窑变极品烧制出现,为中外钧瓷收藏爱好者奉上了一件件惊世之作!

在这些能人辈出的钧窑匠师及钧窑窑口中,有一位最是与众不同的钧瓷大师,他就是“钧宝坊”掌门人——“柴窑执着第一人”孙新要!

孙新要大师自创建钧宝坊开始,就立足传统,继承柴烧工艺,坚持走柴烧钧瓷之路,探索失传千年柴烧钧瓷奥秘,在研究探索中不断前进,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更是一步步的发展着,终于创出了一片独特的天地,一件件如春暖花开似的精美柴窑作品,釉色温润柔美,如绿草茸茸,丁香花开,红绿交错,美妙无比,欣赏起来,犹如漫步于广袤的花草原野,一丝丝草青与花香仿佛扑鼻而来,令人陶醉,心旷神怡。其中柴烧作品“春、夏、秋、冬”四大天王既是他的镇厂之宝,也是当今柴烧钧瓷界的惊世之作,享誉钧瓷收藏界!

二零零四年,创立《钧宝坊》钧窑,在当时以液化气烧制盛行的商品时代,孙新要高起点,大跨步,立足柴烧工艺,坚持走“艺术与收藏”的高端立足点,开始了柴烧钧瓷的艰辛之路!

一、艰辛之路

当时由于烧制木材的原料缺乏和高昂成本,一度烧烧停停,在停停烧烧的反复中摸索着,由于刚刚开始,一直没有理想的效果,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从附近的煤矿上廉价购买了相当大一部分煤矿淘汰的矿木。

利用煤矿的废木烧制,节约了不小的成本,但是,一次次的实验,一窑窑的烧制,每当开窑之时,在一件件精心烧制的作品上,不是不满黑星,就是色泽深沉,要么器物炸裂,根本没有一件理想之作。但是孙大师仍然没有泄气,在仔细的思索之后,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难道是废品木柴能量不足,难道是这些用过的木柴之中沾染的废尘杂物太多,这个聪明的大师灵机一动,开始改变思路。于是,狠心的把剩余的木柴全部不用,从新从远处没有污染的鲁山深处买回了几十吨一骨碌一骨碌的山杂木,

经过重新烧制,效果出来了,新烧出的柴窑作品上,有几件出现了耐人欣赏的绿色丝线,如春水一般,虽然不是理想之作,但是好似看到了一丝纯色,

二、“春光乍现”

温润柔美绿色,虽然不多,但毕竟有了,春天不远了,“春天就要来了”!

烧一窑钧瓷,基本上需要用掉七八吨木柴,几十吨木柴不经咋用,再加上实验,很快用完了。

又经过一次次的烧制,效果越来越好,但是一直不是理想的有色效果,釉色有点单调。

于是这位机灵的匠师,想到了有一个问题,有一次,他和我说:“国鹏,咱用果木烧烧试试?”“好哇,其实,我也是这样想,咱俩想一块儿了”我回答,于是从不同的地方购买了苹果木,梨木等木材,开始了柴窑烧制的有一次升华。经过燃料的改变之后,效果更加美妙了,在那绿草茸茸的钧瓷釉面上出现了若隐若现的点点红色,若紫若红,隐约可见,犹如满园出色中的的点点红花,美妙无比!

一次次的烧制一次的改进,虽然绿色红色的效果都出来了,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另外一种说不出的美感没有出现,数不出道不明,就是不理想。

三、春色满园——“柴烧钧瓷四大天王”“春夏秋冬”的出现

黄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2008年春天,如浴火重生般烧出了第一件最为满意的作品平安尊《春》!经钧瓷鉴赏家张国鹏鉴定,此作《春》达到极品收藏级别!在开窑之时,两件美妙无比的钧瓷《太平尊》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这一件钧瓷的有色前所无有,美妙无比,不仅绿色红色俱佳,温润柔美,在钧瓷作品的釉面上,还出现了极为难得的蚯蚓走泥纹络,犹如是“春来冰裂”妙趣横生!

在一次次的烧制甄选与品味中,在上天气候的眷顾和神奇窑火的佑护下,经过我们匠师虔诚的制作烧制,几件珍贵无比的柴窑珍宝从神奇的窑炉中款款走来,成了镇场之宝,我起名“春、夏、秋、冬”柴窑四大天王!

柴窑珍品《春之韵》

春来冰裂暖日出,大地苏醒萌万物!

天平尊:柴窑珍品《夏之烈》

夏日骄阳普大地,万物滋润茁壮时!

太平尊:柴窑珍品《秋之实》
     硕果累累挂满枝,人生醉美正秋实 

柴烧珍品《雪之舞》
莫道冬日无情趣,飞雪迎春漫天舞!

文化部中国佛学文化保护发展中心主任​张胜利先生(右)

文化部中国佛学文化保护发展中心主任、著名思想家、武术家、书法家、陶瓷家、文化长征创立者、中国书法教父、中国消费商之父、中国艺术家联盟主席张胜利先生受邀到钧宝坊参观指导后指出,“守望传统柴烧工艺不容易,但你们做的非常好,不过,从器型上还需要改进,陶瓷是器型美和釉色美的完美结合,是科学没与艺术美的统一,只有统一了,才是完美的”!

 

原山东省人民政府驻京办主任程军(右)

     张国鹏向介绍了钧瓷的发展史,并指出,“钧瓷是美与道的完美结合。钧瓷之美美在意境,美在自然,型为本,釉为魂,钧瓷之美应该是器型和窑变的统一"。"钧为贤者变,景随识者意,灵动幻化、五彩缤纷。钧瓷鉴赏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欣赏钧瓷,感悟人生,一件窑变精美的钧瓷,可以让人找到自己人上的伊甸园"。

     欣赏钧瓷就是一种禅心领悟。“春、夏、秋、冬”当属旷世奇珍!

     张胜利主任指出:陶瓷是科学和艺术的复合体,作为艺术大师,应该在艺术方面下足功夫,努力提高钧瓷的艺术水平,使自己艺术达到更高的层面。

【责任编辑:刘依依】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