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生活消费  
“一次性”收垃圾处理费变为分类付费 西站地区垃圾清运费论公斤支付
2017-11-30 08:29:34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Admin  分享:

本报讯(记者 刘可)所有垃圾运来先称重计量,再分类投放。经过升级改造的北京西站地区环卫中心对地区垃圾24小时计量管理,采取谁投放谁付费模式,让垃圾收运效率成倍提高。

    走进位于北京西站北广场东侧的环卫中心,第一感觉就是干净,看不到四处堆放的垃圾桶,也闻不到闹心的腐臭味。“我们这里运用了最新式的负压除臭技术,尽管每天要处理四五十吨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但库房外基本闻不到味儿。”环卫中心负责人笑着介绍。说话间,一台垃圾车开进了库房,停在指定位置后,司机掏出一张芯片卡在仪器上一刷,地面的地磅便开始称重。一侧的控制室里,电脑迅速地记录下时间、来源、重量。“这是我们的自动化称重计量系统,可以精确到1公斤。”负责人说,整个系统可以自动化运行,24小时记录所有投放垃圾的数量和来源。

    该中心负责西站地区数十家单位的垃圾收集、转运工作,每天平均要处理40吨各类垃圾,最多时达到80吨,其中七成垃圾来自于各趟到站列车。过去由于没有进行分类,各种垃圾混杂后,既产生异味,又给后端处理增添麻烦。去年该中心进行升级改造,采取“一户一张称重卡”模式,垃圾量精确计量,对各类垃圾清运进行分类投放、收运、管理。同时,将原来人力填压垃圾改为自动化高压挤压填箱,两个机械铲在高压推力下对垃圾进行挤压处理,垃圾单箱载荷量由2.5吨提升到11吨,提升了300%以上。高压挤压填箱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垃圾转运频次明显减少,过去每天转运垃圾平均需要18车次,改造后每天平均仅需要3车次,转运次数减少八成,并大大降低安全风险。“现在生活垃圾统一拉到马家楼转运分选中心,餐厨垃圾直接拉到南宫垃圾处理厂进行生化处理。”相关负责人表示。

    生活垃圾精准称重的背后其实是垃圾管理模式的一次提升。据市城管委固体废弃物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从今年开始,本市进一步加强垃圾分类工作,推出“一办法六合同”模式,对餐厨垃圾、其他垃圾、再生资源、有害垃圾、装修垃圾清运处理分别实行合同制,即由垃圾投放单位和清运处理企业签订合同,采取谁投放谁付费模式。“以前‘一次性’收取垃圾处理费,但过于模糊,现在除了按实际投放量来收费外,下一步还将分类付费,不同的垃圾收取不同的费用。”他说,全市率先对餐饮企业进行了餐厨垃圾合同制管理,截至10月底,4.2万家餐饮企业已全部签订合同,逐步扩大餐厨垃圾付费处理覆盖面。“当前,全市正在推进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我们将考虑率先在示范片区内推进开展生活垃圾合同制管理。”明年,全市将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小区物业全面推广生活垃圾合同制,并在有条件的单位企业推广精准化称重付费模式。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