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叶晓彦)昌平区政府昨天启动“回天有数”计划,将借用大数据资源,从交通出行、职住通勤、就业结构等角度分析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存在的不足,为治理两大居住区“睡”和“堵”的问题开出药方。
昌平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开发时间较早、规划滞后,天通苑和回龙观两大社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居民就业环境和居住服务配套相对滞后,“大城市病”多年来一直困扰着生活在此的80多万居住者。“回天有数”计划一期拟从回龙观地区入手,以大数据技术检测和诊断城市问题,结合回龙观的城市规划及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如居住区的自行车专用道使用情况、地铁外排队数量、小区人口结构、街道行人流量等,都将通过精确定位系统诊断出城市问题,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出“药方”,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现状和优化规划的策略,探索城市规划建设的新方式和手段。
据了解,回龙观已经作为“回天有数”计划项目首期试点正式启动,随后该计划还将在天通苑开展,未来逐渐推广到整个昌平区。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