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生活消费  
朝阳门街道地下群租房整治 变惠民“万物仓”
2017-08-03 06:54:58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王萍  分享:

 原来住着60多人的出租房,如今成了为街坊们存放闲置物品的“万物仓”;原来小部分人获利、大多数居民受扰,现在让全体居民受益。北京晨报记者昨天从东城区获悉,朝阳门街道南竹杆10号楼2单元的地下群租房通过整治,为社区居民开辟出200多平方米的储物空间。居民只需缴纳少量租金,就可以将家里闲置不用、又没地方存放的东西存在这里,并由物业专人看管。

 
朝阳门街道南竹杆胡同10号楼地下室经过整治,改成了惠民仓储并且规范整洁。首席摄影记者吴宁/摄
 
昨天,记者来到南竹杆10号楼2单元的地下二层。这处地下空间如今被规划成了14个“惠民仓储”室和两个“微冷仓”,每间仓储室的面积从2平方米至5平方米不等。朝阳门街道副主任扈明昭介绍说,万物仓从投入使用以来,基本处于“满员”状态。“一个月根据面积不同,收费从100多元到300多元。”
 
扈明昭说,租用储物仓的居民会拿到专有的钥匙,每3小时安全员会巡视一次。储物仓的顶棚用铁丝防护网与天花板隔开了约30厘米,工作人员可随时对室内存放物品进行例行检查,避免居民带入易燃易爆等物品。另外,地下室的天花板上都设置有烟雾报警器,一旦仓储室内发生火灾,烟雾可以穿透铁丝网,仓储室的墙壁也全部用防火材料制成。
 
此外,这里还设置了两个“微冷仓”。“微冷仓”用隔热门与外界隔离,内部保持0摄氏度的恒温,目前暂时还没有启用,未来将和网购平台合作,为居民提供代收生鲜果蔬,短期保鲜冷藏等服务。
 
扈明昭表示,目前,朝阳门地区的16处地下空间全部整治完毕,街道将继续征求居民意见,将这些空间尽量用于公益用途。“将根据居民需求,用作存放非机动车的场所,或安装充电桩。类似的储物仓,我们还将规划一至两个。”
 
北京晨报记者王萍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