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  
“西泠印社”序篇《孤山路31号》美得可以直接拿来当桌面壁纸用
2018-11-19 09:39:22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今年是西泠印社建社115年。

几天前,400多名西泠印社海内外社员、来自各地的重要印学社团代表,以及来自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嘉宾、艺术社团代表集聚杭州,共赴这场盛大的115年生日会。

115年,西泠印社从无到有,从创立到发展,从沉寂到雄起,其中苦难与辉煌,堪称传奇。

本周三晚,由国家一级导演、浙江卫视总编室副主任许继锋执导的大型系列纪录片“西泠印社”序篇《孤山路31号》在浙江卫视播出,航拍完成的2分钟片头一亮相,就惊艳了观众,穿越历史时空的影像,创新性的拍摄手法,网友纷纷点赞。

西泠印社不仅有四君子

花鸟虫鱼一草一木都是西泠文化

事实上,早在开播前,公众号“西泠不冷”作为《西泠印社》的新媒体宣传平台,就已经走红网络。

这几天,打开“西泠不冷”的微信,最新发布的三组冷艳海报,揭开了纪录片《孤山路31号》的神秘面纱,高颜值的画面,美得可以直接拿来当桌面壁纸用。

这次的纪录片有了一个新鲜的视角,很明显,摄制团队不想重复前人讲述西泠印社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并且试图打破人文纪录片和自然纪录片之间的界限。

许继锋把孤山比做鲁迅笔下的三味书屋和百草园,一草一木都是西泠文化的生命共同体,他想要让观众知道,西泠印社不仅有四君子、吴昌硕、李叔同、沙孟海等大贤大德,还有栖息在这里的花鸟虫鱼,草木山泉,这是一个天人合一的瑰丽秘境。“我们希望还原一个有故事有剧情的西泠印社,用自然世界的真去触摸艺术和人性中最纯粹的部分,去探究一块块石头,是怎样成为中国士大夫精神一个孤傲的坚持。”

孤山虽然山高只有38米

但它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却很深远

第一集《湖山记》,以绝美画面和独特的讲述方式,悠悠诉说了一段隐藏在西子湖畔孤山中的文人历史。

孤山景色早在唐宋时期就已远近闻名,并深受皇家喜爱,南宋理宗皇帝以及清代康熙皇帝都曾在此营建行宫。尤其是七下江南的乾隆爷,对此地更是爱得深切。古稀之年,乾隆皇帝南巡最后一次来到孤山,曾留下这样的诗句:“常涵古往今来月,不异云容水色天。”

除了诗词,他还留下了毕生最执着的文学宝藏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