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  
侨外欧洲全景展:从恐怖到喜庆,看看万圣节的世界移民之旅!
2018-11-02 14:48:11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穿上千奇百怪的化妆服,

戴上种种恐怖的面具,

然后逐门逐户地按响邻居的门铃,

大叫“不给糖就捣乱”,

对很多孩子来说,

万圣节是他们一年中最期待的日子。


然而,

可能很少人知道,

万圣节从诞生发展到今天,

也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移民进化之路呢

下面,侨外出国就带大家看看,

万圣节这个“小鬼头”

是怎么周游列国的吧!


起源欧洲

在两千多年前的欧洲,万圣节就已经在凯尔特人中萌生了。但那时候,万圣节还不叫现在这个名字。每年10月31日的晚上,生活在现在的爱尔兰、英国和法国北部的凯尔特人都会庆祝“萨温节”。因为他们认为这一天是收获季节的正式结束,也是寒冷匮乏的冬天的开始。这天晚上他们会架起盛大的篝火,穿上以动物头骨和皮毛做装饰的衣服,并焚烧动物和农作物来祭祀凯尔特诸神。他们还相信,在这一天晚上人间可以和冥界沟通,死者的灵魂会趁此机会重返人间,回到自己生前的家中。

据说当时的凯尔特人还有在这天用活人祭祀的习俗。听起来是不是挺恐怖?正因为如此,公元1世纪占领凯尔特人领地的罗马人对“萨温节”进行了大力改良。罗马教会将凯尔特人的传统风俗与圣徒崇拜相结合,将“萨温节”变成了纪念所有基督殉道者的节日,“万圣节”由此正式诞生。

移民美国

十九世纪中叶,万圣节漂洋过海来到了美国,并在那里得以发扬光大。1846年,爱尔兰因马铃薯产量不足而出现大饥荒,这让数百万爱尔兰人背井离乡移民美国,很快地,占美国当时总人口10%的爱尔兰移民也将万圣节习俗移植到整个美国。

随着时间的流逝,万圣节的习俗也在美国当地有了新的发展。比如孩子们最爱的“不给糖果就捣蛋”环节,就是移民美国的爱尔兰人在新的生活环境中的创造。在一个崭新的国度,来自不同宗教、语言和文化的新移民需要构建新的社会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喊着“不给糖果就捣蛋”的孩子们俏皮地敲开邻居的大门,带来了邻里之间交流与分享食物的机会,让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因此备受美国人喜爱。

重返欧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美国商业文化的渗入,已经美国化了的万圣节又重回欧洲,并大受欢迎。欧洲的食品、服装、玩具、游乐园、餐饮等行业都从万圣节中嗅到了商机,纷纷推出了万圣节特色的商品或活动。在伦敦,最大的夜总会会在10月31日的晚上举办万圣节舞会,彻夜狂欢,街头也会有猛鬼剧场、鬼怪时装表演等活动让人们乐在其中。在德国,南瓜则是节日的主角,各地都会举办和南瓜相关的活动。其中,最有名的是德国南瓜基地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