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  
伪命题还是必修课?跟谁学带你正确认识挫折教育
2018-10-22 14:39:16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随着家长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教育焦虑问题也随之出现。目前,让家长感到焦虑的问题,一方面来自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担忧,主要是担心没有给孩子提供好的教育资源而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孩子的成长教育问题,不想让孩子“吃苦”又担心由此产生溺爱对孩子的性格以及未来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是否应该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成为了困扰很多家长的难题。跟谁学家庭教育项目负责人表示,挫折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但进行挫折教育时要把握好度,而家长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为什么要进行挫折教育?

提高适应变化的能力。

跟谁学家庭教育项目负责人表示,如果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路上都是一马平川,没有经历过任何困难,那么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缺少相应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变化的能力,甚至会由此出现一些过激的行为。比如近年来发生的一些真实案例,孩子因为写不完家庭作业而离家出走,甚至因为接受不了一次考得不太好的成绩而跳楼等,这些事件背后反映出的问题就是挫折教育的缺失。

挫折教育对孩子会产生长久的影响,甚至会对孩子的终身发展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一位美国的儿童心理学家曾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在跟谁学家庭教育项目负责人看来,挫折教育与抗压能力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关联。孩子成年之后走出校园离开父母,要独立面对生活、工作带来的压力和挑战,而如果在此之前没有经历过困难,在遇到问题时就会变得不知所措,缺少应对能力,并在面临挑战时采取回避的消极态度,不敢去挑战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从而始终缺少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

更好激发内在潜能。

跟谁学家庭教育项目负责人认为,挫折教育的目的是为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事物、解决困难的能力,并通过挫折教育起到激发孩子内在潜能的作用。跟谁学家庭教育项目负责人分析,比如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家长不是直接告诉孩子这道题应该怎么去做,而是引导孩子独立进行思考,向老师请教、与同学进行讨论或查阅资料,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孩子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自主寻找渠道并解决问题,无论从心理上还是行为习惯上,都是在逐渐开发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潜能。

体会到更多成就感。

对于挫折教育的意义,跟谁学家庭教育项目负责人认为:“挫折教育并不是意味着要让孩子去经历和面对很大的磨难或者突发性的变故,而是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小困难,在经过自身的努力,寻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更多成就感,收获到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更加充满自信,遇到困难时会变得更乐观。比如孩子在学习英语口语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没有选择放弃,而是想办法去解决困难,从不标准的口音到能够流利的进行表达,克服困难取得收获,会让孩子获得更多成就感,变得更加充满自信。”

如何进行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的认知。

关于挫折教育的认知,跟谁学家庭项目负责人提示家长,虽然挫折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门必修的功课,但并不等于“多多益善”。虽然有时部分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人为制造一些困难,但对孩子的挫折教育要把握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如果挫折教育过度则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因为遇到的问题过多会让孩子对自我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出现自卑的心理。

挫折教育并不等于对孩子冷漠的态度。在进行挫折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处理事务的能力,但并不等于家长在孩子面对困难时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这种做法会让亲子关系变得疏远,让孩子认为家长对自己缺少关心。“在孩子遇到挫折困难时,家长的做法不应该是袖手旁观,也不应该全盘包办,而是鼓励和引导孩子去解决问题。”跟谁学家庭教育项目负责人说。

挫折教育的正确做法

正确的做法是家长需要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权。跟谁学家庭教育项目负责人表示,挫折教育是要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在面对问题时,有能力去独自寻找问题解决方案。因此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家长要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权,让孩子自己来做决定,而家长则起到引导、建议和鼓励的作用。“同时家长还要根据孩子自身的性格特点,进行适当的批评和表扬,不要因为害怕孩子骄傲而不敢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表扬。”跟谁学家庭教育项目负责人说。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新闻专题

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产生中央领导机构 习近平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



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



习近平: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今日推荐




热门资讯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