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冕)曹禺经典剧目《雷雨》昨日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上演,演员都是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的老师们。今年,灯小的戏剧社还请来北京人艺当指导,提升戏剧教育质量。
追溯起来,戏剧教育在灯小已有83年的历史。早在1934年,曹禺创作经典剧本《雷雨》的第二年,育英学校(灯小前身)的“新剧社”就在东四社交堂进行为期3天的公演。昨天的演出中,灯小校长滕亚杰也是演员之一,她说:“学校始终重视艺术教育。比如与中国儿艺打造戏剧课程,定期开展年级戏剧专场演出,成立‘小小马兰戏剧社’。最近3年,学校开设的戏剧必修课、选修课和社团课程累计达到了5607节。”
戏剧还是解决“成长的烦恼”的钥匙。“我们正在排一部歌舞剧,主题是放开‘二胎’后,孩子们和弟弟妹妹们如何分享父母的爱。”滕亚杰说,“在演出过程中,孩子们有所得。看戏的孩子,也能有所收获。”
今年,灯小资源带的老师携手人艺,成立“力行”戏剧社,社团演员都是各学科老师。滕亚杰说:“我们让老师上舞台的目的是希望他们未来更好的走上讲台。他们从戏剧教育中提升个人审美能力和修养,把演戏中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志品质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同时,排练台词、体验角色、揣摩情绪,也能提升老师们的课堂教学专业水平。”
灯小资源带还与人艺戏剧博物馆签署《共建合作协议》。未来,人艺将为学校教师开办戏剧讲座,为教师话剧社团、诗社提供专业辅导。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