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  
47家央企参建“一带一路” 北京设留学生“一带一路”奖学金项目
2017-05-09 06:40:42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曹晶瑞  分享:

国新办举行发布会 介绍央企参加“一带一路”共建情况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5月14日开幕,国新办昨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肖亚庆和中国石油、国家电网、中国移动、国机集团、中国中车、中国交建负责人介绍中央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共建情况。据悉,“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多来,共有47家央企参与、参股或者投资,或者和这些国家的企业合作共建了1676个项目。

47家央企共建1676个项目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肖亚庆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多来,共有47家央企参与、参股或者投资,或者和这些国家的企业合作共建了1676个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和完成,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为中央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丰富的实践。

5月8日,市民骑车驶过布置在北京东长安街的“百花争艳”花坛。近日,北京在东单路口等地布置不同样式的大型花坛,迎接即将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新华社发

西洋钟表曾作为西方传教士的礼物,敲开了进入中国宫廷的大门。

硬木多面体教育模型

清雍正青花叶纹开光花卉纹双耳带盖汤盆,此件汤盆是为适应欧洲人饮食习惯而特制的器皿,系欧洲国家定烧之物,属于专门用于外销的产品。 

盘式手摇计算器

5月8日,在什刹海的东兴顺爆肚张店内,服务员端上刚刚出锅的爆肚。

 宁夏银川市宁味楼餐厅美食香囊羊肉。

 兰州市阿拉兰牛肉面主题餐厅牛肉面套餐。

比利时巧克力。

 

泰国曼谷老城区的小吃摊员工在街头烹制泰式炒米粉。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央企业发挥自己的优势,像蒙内铁路等一大批铁路和高铁项目,像喀喇昆仑公路等一大批高速公路和交通设施建设,都为当地的出行带来了很多方便,互联互通提供了很多连接。

在能源建设方面,中央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建设了60多个能源项目、油气合作项目,带动了当地资源开发和能源建设。中央企业承建了中俄、中哈、中缅原油管道,中俄、中亚、中缅的燃气输送管线等等,有效地解决了资源和能源的输出问题。

在产能合作和园区合作方面,中央企业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加大了园区建设力度。多个工业和制造业项目落地,有效解决了当地发展的需求,而这些发展也提升了当地经济水平,稳定了就业,很多项目还大幅度增加了税收,促进了经济发展。

中国石油与19个国家合作

中国石油副总经理、中国石油股份公司总裁汪东进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石油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深化油气合作,促进互联互通,取得一系列新进展。目前中国石油与“一带一路”沿线19个国家进行50个项目合作,促进了相关国家的油气供应和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中国石油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从西北、东北、西南和东部逐步建成了中亚、中俄、中缅及海上等4大油气运输通道,初步形成了联通中外、贯穿惠及多国的油气供应和市场网络。

中国石油公益事业的投入和发展几乎涵盖了所有项目所在国,直接受益人数达200多万人。在缅甸,中国石油基础设施援助项目177项,新建改建72所学校、30所医院以及电力设施、道路桥梁、供水设施等。

“走出去”年均投资增15%

有媒体提问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情况,肖亚庆表示,中央企业从事“一带一路”的建设,首先是根据市场化原则和企业发展战略来决定的,具体投资特别是海外投资和重大项目投资。从经验来看,不是投资数额每年都要上升,它可能是根据投资的需要、需求不断递增。对投资来讲,不要一年一年地看,要用一段时间,比如说项目的建设期、项目整个回报期,能看出投资的趋势。“一带一路”建设的投资,从一段时间来看,是不断在增长的。

这些年来,中央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的年均投资增长15%,年均销售收入增长4.5%。这些项目里,很大部分在“一带一路”沿线上。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展开,投资项目的不断落地,和当地企业的融合不断深化,投资会有一个不断深化和不断拓展的过程。

央企在海外投资欢迎监督

有媒体提问称是否担心“一带一路”中会有一些来源不清楚的钱?肖亚庆表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渠道:一是企业自有的资本金。二是和合作方共同出资。很多项目不一定是中方国有企业或者中央企业百分之百独资的,可能是跟当地人合作,甚至和第三方合作来建设的项目。三是基金和当地一些资金,或者其他来源,比如说世行、亚投行、丝路基金等一些国际化的基金,有兴趣的也可以投。四是在项目进展过程,投入也有一些变化。“开始做一个绿地项目,风险高的时候投资热情不是很高,一旦建设以后,据说有很多基础设施,像铁路、电网、移动通信设施建成以后,大家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了。”

他说,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和各种其他的国际犯罪活动,中央企业既遵守中国的法律,也遵守所在国当地的法律,更遵守国际的规则。中央企业在海外的投资,包括中央企业的生产经营,也欢迎媒体朋友们监督。

怀柔雁栖湖景观提升26处

为做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服务保障工作,经过两个月的“撸起袖子加油干”,怀柔区全力实施了园林景观提升和夜景照明工程。

几个月的时间里,5万余棵乔木、50万棵灌木、800万株花卉运到怀柔,在城市和周边一带扎根成景,总绿化面积达到了276.4万平米。

在迎宾环岛,东、西、南、北各布置了一座大型花坛,其中以高9.8米的南侧主花坛最引人注目。这4座花坛用四季海棠、金叶佛甲草、五色草、角堇、金鱼草、飞燕草等花卉搭建彩带,组合帆船、会标、骆驼等元素,并配以四周栽植的20余株天竺葵、垂挂矮牵牛,给市民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也展现了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繁荣发展的新气象。

除了增添新的城市景观,原有的景观绿地也纷纷提级改造。怀柔城区分布着6座公园,总面积83.4万平米,目前已经全部完成了绿化景观提升工作。雁栖湖地区,新栽植乔木2.4万株、灌木达39.4万株。继APEC会议之后,雁栖湖地区完成了规模最大的绿化提级工作。

据悉,此次雁栖湖景观提升工程,类似的景观节点提升达到了26处。护坡加固、增加植被密度、完善各类配套设施等系列工程的实施,让雁栖湖地区呈现出了唯美的山水画境。夜晚的雁栖湖,流光溢彩。在灯光的映衬下,起伏的群山披上了霓裳,岛上建筑缤纷辉煌。夜色中,雁栖湖国际会都核心区21平方公里的范围,全部亮起来了。

据了解,从7日开始,雁栖湖景区已全部暂时关闭,全力保障“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顺利召开。而雁栖湖生态示范区的核心区域雁栖岛也于多日前谢客,这里分布着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雁栖酒店、雁栖塔及12栋国宾别墅等,也是此次高峰论坛的重要活动场所。

下周一前部分公交线路绕行

昨日,北京晨报记者从北京公交集团获悉,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部分公交将采取绕行措施。

公交集团发布的公告显示,5月15日活动结束前,由怀柔区会都路范崎路口(不含)经范崎路、雁栖湖西路至柏崖山庄大桥(不含),雁栖湖路,雁栖湖南路,除持有“高峰论坛”专用证件的车辆外,禁止其他车辆通行;社会车辆和公交车经雁栖湖北路绕行,绕行路线沿线禁止停放机动车辆。届时,途经的公交线路将采取绕行措施,敬请广大乘客留意。

具体绕行措施:途经上述管制区域的H12、H13、H25、H39、H49等5条线路,将临时绕行京加线、怀北庄、国科大北校区、柏崖场大桥,双向甩柏崖厂、泉水头、下辛庄站。

首都机场南苑机场安检升级

首都机场、南苑机场发布近期出行提示,近期,两个机场将实施更为严格的安检级别,旅客安检等候时间将增加,建议旅客至少在航班起飞前2至3小时到达机场办理乘机手续。

首都机场、南苑机场在提示中均提出,今年5月,北京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确保高峰论坛期间广大旅客安全出行,两个机场安检升级。

首都机场出港高峰时段为6时至8时,10时至12时,14时至19时,23时至1时。南苑机场出港高峰时段为6时至8时、10时30分至13时30分和16时至18时。

首都机场、南苑机场提醒广大旅客错开高峰时段,以免因交通拥堵、排队等情况影响出行。同时,请旅客合理安排时间,宜在航班起飞前2至3个小时到达机场办理乘机、过安检手续。

在过安检过程中,为了减少排队等候情况,机场建议旅客尽量减少随身携带行李,最好办理托运。此外,提醒旅客出行前确认行李中是否携带了禁止托运的锂电池、充电宝、火种等物品,如果有,请提前妥善处理。

南苑机场特别提醒需要托运行李的旅客,尽量提前在网上购买托运行李额并在值机柜台办理好托运手续。超过100毫升的化妆品、工具等限带物品请提前办理好托运手续。

北京设留学生“一带一路”奖学金项目

北京晨报记者昨日获悉,北京率先设立外国留学生“一带一路”专项奖学金项目,5年内将支持建设100个来华留学学历项目。

北京高校参与“一带一路”情况座谈会昨日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市教委联合市财政局于去年12月在全国率先设立了北京市外国留学生“一带一路”奖学金项目,重点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端人才、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来京学习、交流。

奖学金项目每年拟支持20个项目,用于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全日制本科生或研究生来京学习,共支持5届学生;经过5年的建设,到2020年,支持100个项目。

2016年度共有8所市属院校的10个项目和15所部属院校的22个项目入选,支持学生598人;2017年度共有 11所市属院校的11个项目和21个部属高校的21个项目入选,计划支持学生502人。两年预计共支持学生1100人。入选项目涉及航天、电气工程、铁道运营、法律、中医、金融、建筑学、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涉及“一带一路”沿线64国。

故宫举办丝绸之路文物展

古老的丝绸之路打开了中国对外往来的门户。宋元以来,中国的瓷器、茶叶、丝绸等特产,通过中国东海、南海港口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销往海外。随着15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中外贸易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域外的科学思想、工艺技术、仪器、医药以及香料、宝石等生活用品也漂洋过海输入中国,其中一些还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宫廷。

5月8日,由故宫博物院主办的“紫禁城与‘海上丝绸之路’”展,在午门西雁翅楼展厅开幕,共展出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各类文物珍品140件(套)。展览将于2017年5月9日正式对公众开放,2017年7月8日结束,展览不单独售票,凭故宫博物院门票即可参观。

故宫博物院午门西雁翅楼展厅设计成了深蓝色调,宛如浩瀚大海。仔细观赏一件件精美的展品,眼前仿佛浮现出当年中外使臣执节往返、宗教信徒越洋传教布道、满载新奇货物的巨舶在茫茫大海上远航的景象,使人不禁有穿越时空之感。当年的盛况虽不能再现,但留存下来的遗物,却成为那段历史的见证。

据故宫博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展览系故宫博物院首次利用院藏品举办的反映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型展览,共展出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各类文物珍品140件(套),包括陶瓷、书画、图书、玉器、金银器、珐琅器、钟表、科学仪器、武备、家具等门类。

这些文物主要来源于明、清两代贡使往来的礼品、外国传教士带来的礼物、臣属的进献、宫廷采购与定购、奉旨由宫廷或地方作坊仿造的舶来之作等,集中反映了明、清两代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与互动。

展览内容

1 第一部分为“扬帆远播”。主要讲述明、清宫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域外输出的产品。一部分为中国对外输出的瓷器,另一部分是作为宫廷赏赐品输出的文物。

中国瓷器作为代表性产品远销亚洲、欧洲、非洲等地,成为全球化贸易商品,流通于世界各地。一方面,中国瓷器改变了东南亚、南亚人以蕉叶、木器、陶器为饮食用器的习惯,被欧洲贵族视为显示身份的象征,竞相购买和拥有;另一方面,中国瓷器引发了日本、荷兰、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竞相仿制。

2 第二部分为“西风东渐”。主要展示与西方科学知识有关的图书、钟表仪器、医药等方面的文物。

明清之际,西洋传教士和有技艺特长之人长期供职于中国宫廷,反映西方科学和文化的物品大量进入宫廷,宫中到处闪现西洋奇器的身影,构成中国明、清宫廷独特的西洋景观。种类多样的西洋物品既反映出当时西风东渐以及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脚步,也承载着中国宫廷内中、西科学和艺术持续接触、碰撞以及不断交流、融合的历史进程。

3 第三部分为“交互参酌”。西方科学技术在宫廷内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工艺原料和技法的输入、造型和纹饰的接纳、西洋绘画在宫廷中的传播等方面,此乃西风东渐在明、清宫廷进一步扩展的结果。而西方王室贵族将房间装饰成中国风格,刮起崇尚中式建筑的中国风,则是东风西渐的体现。

这些文物为我们打开了一道历史之门,让我们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贸航线,更是联系古代中国与世界文明的纽带。这种往来和交流,体现出当时最高层次的文化碰撞,也是王朝政治和宫廷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再现当年繁忙商路 

文物亮点  

清雍正双耳带盖汤盆 

清雍正青花叶纹开光花卉纹双耳带盖汤盆造型别致,鼓腹,下承以翻卷的四蹄形足,上配以倒置的荷叶形盖,盖顶置叶蒂形抓钮。口沿两侧各置一柄,柄呈爪形向下弯曲。通体以青花装饰,腹部和盖表面均凸饰叶形开光花卉纹。此件汤盆是为适应欧洲人饮食习惯而特制的器皿,系欧洲国家定烧之物,属于专门用于外销的产品。葡萄牙里斯本梅代罗斯和阿尔梅达基金会收藏一件清代乾隆时期粉彩叶纹开光花卉纹双耳带盖汤盆,造型与之相仿。 

西方传教士礼物西洋钟表 

西洋钟表曾作为西方传教士的礼物,敲开了进入中国宫廷的大门。 

明代万历时期利玛窦曾赠送两座自鸣钟给万历皇帝,得到一片赞赏。自此以后西洋钟表逐渐进入宫廷,其中以英国、法国制造为主。这些钟表利用机械学、动力学原理巧妙设计,以水法、转花、西洋人物等机械转动配以计时,既精美又华丽,具有典型的西方装饰艺术风格,更具有陈设效果。乾隆皇帝尤其喜爱西洋钟表,更要求清宫造办处制作精美的御用时钟。 

金胎嵌画珐琅执壶 

壶呈葫芦式,以黄金为胎。壶身置有铜镀金龙首流和如意形曲柄,壶下置有铜镀金錾莲花纹底座。通体以蓝色珐琅为地,饰掐丝珐琅缠枝莲花纹,并作多处开光,开光内分别彩绘仕女和山水、花蝶图等。壶身多处镶嵌珍珠和珊瑚。外底錾有阴文楷体“乾隆年制”款。 

此件执壶同时运用掐丝珐琅和画珐琅两种工艺做装饰,这两种工艺都是从西方引进的技术,前者大略在元代,后者大约在明末清初。 

外国及少数民族人像画稿 

《皇清职贡图卷 英吉利国人》画面用精细的笔法表现了乾隆时期外国和各地少数民族人物形象。乾隆十六年(1751年),皇帝下令各地督抚命人绘制所辖领域外国和少数民族人物形象画稿送至军机处,所画内容包括各国﹑各民族男女之状貌﹑服饰及生活习俗等,并附文字题记。宫廷画家丁观鹏等人根据交来的画稿重新绘成手卷,乾隆二十六年(1761)完成。本卷为第一卷,共有外国形象27组,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形象32组,每组人物上方均有汉文、满文介绍。 

乾隆皇帝在卷首语御题诗中引用秦始皇时期天下“车同轨,书同文”典故,指出清朝连续几代太平安乐,四海同春,各国、各民族委派使节前来朝拜,是一种人类和天下之大同。 

银镀金南怀仁款浑天仪 

清宫西洋仪器主要包括天文仪器、数学仪器、地学测量仪器、绘图仪器、光学仪器、医学仪器、机械仪器等。在中国古代,天象一向被认为与王朝政治密切相关,因此天文历法由国家统一颁布。西洋传教士所进贡的各类天文仪器,为王朝制定历法、树立清王朝的正统观念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件浑天仪系清钦天监官员、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于康熙八年(1669年)制作而成。仪器上的水平圆圈为地平圈,刻有度分,与地平圈垂直相交的为子午圈,刻有四象限,子午圈以内的各环分别为黄道带、黄道圈、赤道、白道,皆刻有度数。地球安设在通轴的中心,上刻有“亚西亚”、“欧罗巴”、“阿美利加”、“利未亚”等当时五大洲的名称。 

作为宫中的一种小型天体演示仪器,旋转浑天仪可以演示地球、月亮和太阳之间互动的情况,并可表现出日、月蚀现象。 

私人定制粉彩纹章瓷盘 

纹章瓷具有私人定制的特性。16世纪初,葡萄牙人来华不久,即开始在中国定制绘有西方贵族象征意义纹饰的瓷器——“纹章瓷”。他们将代表欧洲军团、王室、贵族、宗教、城市等标志的徽章绘于瓷器表面,以示专用和纪念,因此又称“徽章瓷”。17世纪后期“纹章瓷”开始盛行。康熙时期纹章瓷主要以五彩和青花为主,雍正以后,绘有纹章的粉彩瓷器成为主流。 

背景知识 

欧洲烧造技术引入 

金星玻璃 

金星玻璃烧造技术源于欧洲,乾隆年间清宫造办处在西方传教士的指导下烧造成功,并制作出许多宫廷赏玩和实用器,装饰工艺以镂雕、圆雕为主,以写实风格表现,金光闪烁,富有皇家气息。 

珐琅工艺 

珐琅工艺于12世纪由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元代得到一定发展,明初宫廷虽已逐渐重视,但其制作技术尚未成熟。15世纪,掐丝珐琅工艺取得长足进步和发展。康熙时期,欧洲传教士带入宫廷的铜胎画珐琅器受到皇帝喜爱,遂令内务府造办处专门设立珐琅作进行仿制,先后制作成功了铜胎、金胎、瓷胎、玻璃胎、紫砂胎画珐琅器。初创时期,画珐琅料全部依赖西洋进口,雍正时期,雍正皇帝命宫廷造办处自行试制珐琅料,雍正六年研制成功,自此画珐琅器所用彩料从依赖进口料为主转为自产为主,用于各种质地珐琅器的制作。 

“一带一路”美食联盟成立 在京外国餐厅越来越多

民以食为天。伴随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的增加,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或亚洲其他国家,人们的生活都切切实实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就在身边,就在舌尖上。

一滋一味总关“情”。今天,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各种特色食材和美食沿着丝路穿梭,丰富着人们的味蕾,增进人们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舶来食材成就中国滋味

“我来中国半年,从没有感到饮食上不习惯,巴基斯坦和中国的食物,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像有些菜用咖喱。”北京工商大学的巴基斯坦留学生诺曼指着桌上的中式菜肴说。

正是东西方的交融,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餐桌:有了辣椒和胡椒,人们在冬日火锅里才能备感麻辣鲜香;来个西瓜或者凉拌番茄,人们在夏天才能消暑解渴……

“这些在今天看来随手可得的食材,曾经跨越漫长的陆路和水路来到中国,在随后的2000多年里,成就了一份浓厚的中国滋味。”家住西安的郭燕指着辣子鸡丁里的辣椒告诉记者,“如果没有这些‘舶来品’,今天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寡淡乏味。”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寄胡饼与杨万州》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大宛引进的葡萄,也曾让诗人王翰吟出“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诗句。“古来丝绸之路就是传播之路、友谊之路、发展之路。无论是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还是货币流通,目标都是物畅其流,互利互惠,共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茶文化专家沈冬梅告诉记者,茶文化的发展是古代丝绸之路发展的最好见证。

外国餐厅在北京越来越多

北京人冯亮曾因工作原因在泰国生活两年,回国后也经常留意国内泰式美食的最新动向。

“冬阴功汤、青木瓜沙拉、椰汁西米糕、榴莲干、芒果条……香料浓郁的泰国菜、精致可口的甜点零食,都是我追寻的目标。这两年,北京新开了不少泰国餐厅,很多泰国食品能在进口食品超市和网上买到。”他说。

沿着“一带一路”的轨迹,中国美食走出去,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美食也正在扎根中国。不仅仅是泰国餐厅、德国餐厅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老牌”外国餐厅,格鲁吉亚餐厅、巴基斯坦餐厅这些“小众”料理,也渐渐在北京多了起来。在北京,像“格鲁·秀色”这样的格鲁吉亚菜,订不上位置或者需要长时间等位是常事,问起食客们为什么要选择这家餐厅,都说“图个新鲜”。“哈恰普利”“奇克美露里”“格瓦斯”……这些陌生的名字,实则是来自异域的美味,虽然很少有人去探问这些菜名的含义,但是美食成了中外食客的“共同语言”。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对于餐饮业的‘引进来’起到了很大影响,我们还专门成立了‘一带一路’美食联盟。”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监事会主席武力说,“泰餐、韩餐、日餐、法餐、越餐……在北京等一些大城市,外国餐厅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

土耳其无花果干、越南咖啡、泰国芒果干、斯里兰卡红茶……打开电子商务服务商“1号店”的官网,进口食品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的特色食品十分丰富。

大型超市进口食品专区,网上海外代购……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商家或电商平台加大对“一带一路”国家美食直接采购的力度,跨境业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2015年,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双边贸易总额达9955亿美元,占全国贸易总额的25.1%。到了2017年第一季度,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往来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双边货物贸易总额超过165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2%。

中国烹饪正在加快走出去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合作协议。

中国烹饪,也正在加快走出去:2017年6月,哈萨克斯坦世博会将迎来“一带一路”中华美食行;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塞浦路斯达成合作协议,不久的将来,湖南长沙将在塞浦路斯城市帕福斯举行美食文化展演和联合推广活动。

“作为世界性中餐业促进组织,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在62个国家有1500个大型餐饮企业和机构会员。截至2016年底,全世界范围中餐业约有55万家,经营规模约2500亿美元。”武力说,“我们常说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实际上世界也是中餐业的巨大市场。”

“人们会为了美食而旅行。”法国外交部旅游发展署主席、LA LISTE榜单创始人菲利普·福尔不久前来到北京,推广法国的LA LISTE美食榜单——世界优秀餐厅排行榜,“我们曾经做过调查,40%到法国旅游的人,是为了品尝法国美味的食物、好喝的酒。美食对于游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我们期待着能向中国介绍世界,也向世界介绍中国。”福尔说,“当世界各地的人们打开LA LISTE榜单,根据榜单去榜上有名的餐厅,就能领略到更多中国美食的魅力。” 

据新华社  

北京晨报记者 曹晶瑞  吴婷婷   张璐 王歧丰  李木易 张璐  徐晶晶

通讯员 张佳玮 赵青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