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  
“丹东一号”正是致远舰
2017-01-14 08:58:06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Admin  分享:

 

 

致远舰和舰长邓世昌。

 

 

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152毫米口径炮弹头。资料图

调查成果公布

据新华社电 123年前,致远舰留给国人的绝响是危难关头撞向敌舰……日前,随着“丹东一号”沉舰(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成果对外公布,在海底沉睡了两甲子后的致远舰“模样”日渐清晰,经过3年的调查工作共出水文物200余件,再现了“甲午海战”那段悲壮的记忆。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说,从2013年11月至2016年10月,经过长达3年的水下考古,多处重要遗物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条,证明“丹东一号”就是当年沉没的致远舰。

该项水下考古工作历经档案研究、物探搜寻、沉舰定位、探摸试掘、身份判别、保存状况确认、回填并实施初步保护措施等阶段,确认“丹东一号”沉舰(致远舰)残长约61米,最宽处11.5米,舰体保存的高度约2.5米(推测原来高度在8米左右),由于海战创伤和后期破坏,舰体损毁严重,但仍可确认舰体的水密舱室、锅炉舱、穹甲板等部位。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员、“丹东一号”沉舰考古调查领队周春水说,出水的200余件文物多为船体构件、船员生活用品及武器配件。重要的出水文物有“致远”刻铭餐盘、穹甲、方形舷窗、鱼雷引信、水烟袋、57毫米哈乞开司炮的肩托、致远舰大副陈金揆所用单筒望远镜等。其中,带“致远”刻铭餐盘以及刻有致远舰大副陈金揆名号的单筒望远镜尤为珍贵。

陈金揆单筒望远镜保存基本完好,仅中部被挤压破碎,包括三个目镜片、一个物镜片。望远镜全长50厘米,物镜长7厘米。物镜上刻有英文花体字,初步辨识为“Chin  Kin kuai”,是致远舰大副陈金揆的英文名字。他在致远舰上官职仅次于舰长邓世昌,作为留美幼童曾就读于麻省新罕布什尔州菲利普艾克瑟特中学。

下一步,辽宁将尽快划定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区,并积极申报相关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对水下文化遗产进行妥善保护。

 

 

 编辑:刘依依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