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频道 > 活动要闻  
2014“下半场”,昆明楼市底线何在?
2014-06-27 06:54:36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www.xincaijie.com  分享:



  2014年“楼市下半场冲刺”的哨声已经响起!与此同时,伴声而出的还有发酵已久的“困顿局面”—就市场表现来看,销售数据的急剧下滑,一连串的“降价”信息落地,资金链断裂、大型房企抄底收购等传闻、阴霾笼罩着房地产的“上空”,进而“楼市崩盘论”的基调,也开始在市场上开始蔓延开来。
  眼下,房地产市场,最为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昆明楼市价格底线何在?
  市场表现
  2014楼市“下半场” 尽显百态困局
  只需6月一结束,2014年的“楼市下半场”就正式拉开帷幕。
  而哨声才刚响起,伴声而出的还有不景气的市场,以及不买账的置业者。
  就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一向对市场公开业绩的上市房企传出一片“隐忧”。数据显示,全国30个上市房企发布的前5个月的销售业绩,17家同比出现下滑,年度任务完成比例含金量明显不足,不少上市房企前5月仅完成一成左右的年度销售任务,并且大部分上市房企的销售均价一路“下滑”;在业绩下滑作梗的前提下,拿地节奏也一度放缓。其中,5月份标杆房企的拿地金额仅71亿元。与往年同期相比出现大幅度下滑。
  不仅是全国性的标杆房企销售业绩表现不佳,不少区域性的房地产市场亦同样开始大肆降价促销,进入以价换量时代,不仅如此,房企们纷纷把降价的矛头指向10%-15%。另外,不少地区的地产项目,还出现项目停工及开发商跑路的现象。就拿温州(楼盘)来说,近几个月不断出现弃房现象,同时,一路领涨全国的房价水平,也出现“大跳水”,温州楼市是否会在全国蔓延,现在还不得而知。
  但就昆明而言,以北市区为首的降价风潮开始席卷全城。就6月来看,从报媒到网络,再到户外广告,“更换一新”的宣传语均将“价格”作为重点表现词汇,而与今年上半年的销售均价相比,最高出现了25%左右的降价幅度。
  足见,不少开发商开始急了。而开发商急了,也就意味着“缺钱了”,而且缺的开发商还真不少,他们缺钱的数目也不少。
  显然,市场方面的骤然“降温”,让不少开发商还没有缓过神来,而连续不断的“降价轰炸”,也让购房者,对市场未来产生了严重的“怀疑情绪”,并陷入深度观望时期。
  有一群行业领袖,他们一直站在市场的前端,作为市场最为敏锐的观察者,或者市场最为直接的操盘者,掌舵市场。面对市场层出不穷的大小问题,他们是如何看?在2014年,年中冲刺之时,邀请地产大佬们,“望闻问切”非常关键,这不仅是诊断问题的开始,亦是对市场的一次“全新理智对抗赛”。
  大佬观点
  开发商们认为“楼市黄金时代”已过去但没有必要渲染悲观情绪
  2014年,才开局不久,开发商就从“惜价如金”到眼下的“大肆降价”;置业者,也从“房价还会涨吗?”的心理预期,骤然变为“房价还会降吗?”
  这样的市场格局,将会让地产大佬们做出何种判断?且听从全国的地产大佬到昆明本土房企如何看市?并详看他们开出何种药方?
  楼市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这不仅仅是针对开发商,亦是针对购房者。
  这是在整个采访中,地产大佬们的一致观点。然而,一直以来市场对于“楼市黄金时代”已经过去的预判,更多的是放在开发商身上,其实这对于购房者亦同样受用。
  但这样的悲观情绪,或许没有必要过多或过度地渲染。
  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万科集团总裁郁亮就表示:“中国房地产行业轻松赚钱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但进入"白银时代"的房地产行业依旧前景可期。”
  昆明城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经理朱正坤,对这样的观点亦表示认同。同时他还表示:“这样黄金时代的结束,不仅仅是针对房地产企业,对购房者亦同样如此,即房地产暴利时代的结束,也意味着购房者暴利时代的结束。”
  但好像,我们真的没有必要对市场那么悲观。
  作为云南本土的房地产大佬掌舵人赵斌发出了:“市场自我调节是好事”的预判。他表示:“所谓的"拐点"是耸人听闻。这次市场的下行,是20年来房地产行业首次市场自我调节,非常可喜的变化。”其实,市场真的那么糟糕吗?恐怕不是。
  所以,目前开发企业和购房者,面对的不仅是市场的问题,更是心态的问题。
  而这也正亦如,今年年初离开实力地产,实现创业—广州(楼盘)有个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的李勇所言:“房市一如股市,股市在最高点的时候,也有人赔钱;股市在最低点的时候也有人赚钱;难道能够说,在市场最高点的时候,就能够保证人人能够赚钱吗?难道在股市最低点的时候,就可能人人都会赔吗?那恐怕,不一定。”
  李勇表示:“心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走向。以变化来拥抱变化,以求新、创变适应这个市场或许才更加重要。”
  同样,保有乐观态度的还有万科的郁亮,他表示:“真的没理由特别悲观!”“行业好不好,看跟什么时候比较,参照系很重要。跟2013年比确实不好,前四个月同比下降9.9%,但跟2012年比起来,好很多,增加48%,要是跟2008年比,那就好得太多了。”
  朱正坤亦同样认为,当房地产真正市场化,变为一个普通行业,其依然潜力无限。
  显然,房地产,还没有到最悲观的时刻。
  大佬“谈策略”
  房企
  “随行就市”才是出路
  尽管不用太悲观,但亦不能是“太天真”的乐观派。
  国家层面对于资金流向的把控,从源头上让开发商觉得“钱紧”。不仅如此,市场降价的风潮已经掀起,想要平复开发商及购房者的心理波动似乎并没有那么容易。
  下一步我们该如何做?
  近期万科集团总裁郁亮就表示:“精细化、平台化、金融化将成为新的市场发展逻辑。而万科作为房地产业的龙头老大,也将运用互联网思维改造自身,向城市配套服务商转型。”
  而作为云南本土的房地产大佬掌舵人赵彬则给出了:“稳健防守应对市场”的策略,而在这一策略中,赵彬的详细战略为:“首先保障客户的利益、员工的利益和债权人的利益,在保障资金链充裕的基础上,才考虑拿地等发展事项。目前一些计划新开工的项目停止开工,一些准备进入的地区暂缓进入,一些准备拿的地暂时搁置。首先保证已开工和在售项目的顺利进行。”显然,销售层面的受阻,势必会影响到拿地层面的进攻,但这样的调整必须存在。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