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沈阳、广州(楼盘)、福州(楼盘)等多地传出限购“松绑”之后,内蒙古省会呼和浩特(楼盘)被曝于6月20日对外发文表示取消限购,成为第一个以政府办公厅文件形式明确松绑限购的城市。(中新网6月26日)
然而,该文公布之后,又被撤除,这是何种道理。据中新网房产频道就“发文取消限购”一事致电呼和浩特市房地产开发监督管理处求证,相关人员并未对发文一事进行否认,并回应称这一文件是针对历史遗留问题的,但没有对“历史遗留问题”作出进一步解读。
说到历史遗留问题,只有在房地产泡沫没有办法消化的情况下,才会有这个问题。如何消除地产泡沫,中央的对策是限购。而如今,地方的政策竟然是取消限购。这明显是与中央宏观调控唱对台戏。
虽然中央决定对地产实施分类调控,但也不至于一下子要全面取消限购政策。一是因为高房价没有降到位,老百姓还很难买得起房;二是因为整个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不到位,无论在点线面上都没有调到位;三是因为市场均衡的力量还没有起来,其均衡点也没有出现。一方面是保障住房建设力度不能及时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是房地产均衡的配套改革还没到位,比如房地产税改革、首贷金融政策稳定等等。
呼和浩特发文取消限购背后的原因是其高库存和低去化带来的楼市压力。数据显示,其可售房源套数要卖10年以上。
从地产调控要回归市场来说,取消限购政策,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是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如果这次整个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不到位,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有力度的均衡点,那么冒然取消限购政策,就会有后遗症。这使得房地产结构更加难以调整。说不定,又会陷入屡调屡涨的怪圈。
房地产市场调控,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涉及到国计民生、经济增长以及整个行业发展的持续繁荣与稳定。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现在取消限购政策,很有可能是欲速则不达,适得其反,劳民伤财,很难取得成功。这是因为虽然现在松绑,释放需求,可以消化存量,但是将来房价进一步下跌,那么还是会形成浓厚的市场观望,达不到预期的政策效果。
与其是这样,不如保持冷静,审时度势,静观其变,只有到了四两拔千斤之时,市场发生质变之时,用政策杠杆一调控,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心急吃不得热豆腐。火上加油的事干不得。现在取消限购,无非是让那些地产商的腰包重新鼓起来,减少被兼并优化组合的风险。然而,中国的房地产业要健康发展,就要进行地产商的优化组合,否则就达不到深度调整这个目的。
(责任编辑:HN666)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