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7日,中国杭州)6月大唐芙蓉园朗朗书声还未散去,7月“我陪孩子读典范”再次离开西子湖畔——继西安站成功停止后,7月27日,由方太个人和北方周末报社主办,杭州西湖国学馆结合主办的“方太青竹简打算.我陪孩子读典范”国学亲子教室2014年第二站在杭州西湖国学馆开讲。

合影
作为“方太青竹简打算”的子项目,“我陪孩子读典范”勾当努力于搭建传承国学典籍,增进亲子沟通的平台,停顿在怙恃的伴随下,经由过程对古籍典范的朗读及解析,让孩子在纯挚的心里中,发觉仁、义、礼、智、信的种子,帮忙孩子更好地懂人、懂事、懂物,习得做人处事之道。

行孝礼
自2011年开端,“我陪孩子读典范”陆续走过宁波、上海、长沙等乡村,与全国各地近百户家庭共读典范,体味中国保守。2014年,“我陪孩子读典范”首站走进西安后,第二站又离开另外一历史文假名城——杭州。“忆江南,最忆是杭州”,历史和人文的沉淀铸就了杭州的钟灵毓秀,也为亲子交流和进修创作发觉了浓重的文化气氛。自7月初开端,杭州站勾当陆续收到来自内蒙古、辽宁、河北、山东、广州、浙江、上海、江苏等地逾百户家庭的报名。终究24户家庭离开现场,怙恃伴随孩子一同研习国学典范,体验衢州莹白瓷雕镂,在进修和实际中体味保守的乐趣。
百行万善总于五常,五常又总于仁——仁者,爱人也。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尺度,个中又指出“孝悌”是“仁”的根本,旨在表白仁道的成立,“本”在善事怙恃兄弟。静心研修仁道之义,言传身教良好道德,将无益于孩子幻想人格的养成。基于此,本次勾当以“仁”为主题,希冀经由过程“仁”字及仁道的教授教化,连系亲子协作出手实际,让孩子在进修介入当中体味个中奥义。
“仁之本”植根于家庭。勾当一开端,在华夏儿童网初创人罗碧茵教员的掌管率领下,小伴侣们交换汉服后,向怙恃行“怙恃礼”,并一同吟诵国学典范《高足规》总叙。宋史学者吴启雷教员则用诙谐幽默的说话妙解“仁”字,为在场的怙恃和小伴侣们详实地教授教化作甚“仁道”,在字画及典范的解读中教导巨匠若何学会爱本人,爱家人,爱他人。
而随后睁开的“莹白瓷雕镂”环节,小伴侣们在怙恃的帮忙下,体验了中国保守莹白瓷工艺。

DIY白瓷
莹白瓷是我国四大白瓷系列之一。莹白瓷的身手取得非物资文化遗产,并是今朝中国工艺陶瓷中唯一取得国家地舆标志呵护的品类。本次勾当特邀的白里品牌,将“莹白瓷雕镂”自保守工序中剥离出来,让浅显人也可以介入到莹白瓷建筑中。勾当现场,其初创人徐罗佳师长教员借由莹白瓷素胚雕镂的教授教化,传送“心手相连”的理念,让怙恃和孩子一路DIY属于每个家庭的莹白瓷杯。
着汉服,明礼仪,读典范,习仁道,刻瓷杯,保守文化精髓与特性风俗的传承,源于书本,行在实际。2014年,“我陪孩子读典范”已走过西安和杭州,在“孝”与“仁”中体悟国学之美,接上去的四个月中,勾当还将陆续在天津、郑州、长沙等乡村睁开,将环绕“义”、“礼”、“智”、“信”等主题,让孩子在耳濡目染当中研习国学典范,在寓教于乐当中体验风俗特性。
【END】
附1:“我陪孩子读典范”勾当回顾回头:
“我陪孩子读典范”勾当由宁波方太个人和《北方周末》报社合营倡议,作为方太青竹简打算的首要组成部门,自2011年以来一向倡始以伴随阅读的编制增进亲子联系,经由过程对古籍典范的朗读及解析,让孩子在纯挚的心里中,发觉智、仁、勇的种子,帮忙孩子更好地懂人、懂事、懂物,习得做人处事之道。
2014年,“我陪孩子读典范”打算在全国六个乡村睁开,除吟诵典范,还将融入贴应时节风俗的兴趣勾当,给怙恃和孩子交流创作发觉更好的景象,让阅读典范成为亲子沟通的纽带。
附2:相关“方太青竹简打算”
“方太青竹简打算”是由宁波方太个人和《北方周末》报社结合倡议并主办的国学奉行分析性项目。该公益性国学奉行项目方针在于:鞭策中华国学典范教导;操纵北方周末的奇异旧事平台,撇清今朝社会上对“国学”概念的混论滥用,鼓吹真正科学系统的“国学”自修方式和形式;同时表扬那些身体力行传布国学文化的小我和组织,支撑他们的国学实际;经由过程言论魁首来缩小国学对平常生活生计的指点意义,为青年一代确立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决定信念;用国学文化来增进调和的社会生活生计。
“青竹简”从2010年开办至今已用时四年,2014年是她的第五年,多年来,我们持之以恒,希冀鼓励更多人介入到国学勾当中来,自觉养性,随时修为,完成心里的安然安静、自力与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