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iFinD数据显现,截至7月12日,沪深两市共有24家公司宣布半年功绩预告,17家公司功绩预亏或预减,占比超越70%
对电力企业来说,煤价下跌带来的利反感化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从沪深两市已宣布功绩预告的24家电力行业公司来看,超越7成的公司仍是吃亏,首要启事仍集合在煤价下跌这个成绩上。
但是,往年以来,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分析平均代价报收从岁首的797元/吨已跌到了652元/吨,跌幅接近20%。
煤价下跌时,电企遍及吃亏。煤价下跌时,电企为什么一样吃亏?
超7成电企功绩预亏预减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现,截至7月12日,按照证监会电力行业区分尺度,沪深两市共有24家上市公司宣布半年度功绩预告,个中有17家公司功绩预亏或预减,占比超越70%。
据此看来,电价的上调、上半年煤价的下跌并没有使得电力企业完全解脱吃亏的泥沼。但是,让人很是疑惑的是,多家公司在表白吃亏启事时,仍把锋芒指向了煤价的下跌。
大连热电指出,估计公司2012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成本将泛起吃亏,吃亏的首要启事则是“陈述期内煤炭代价下跌,以致燃料费成本同比下降”。
一样的表述也泛起在华电动力的预亏告诉布告中,公司称受微观经济影响,燃煤代价延续下跌,和煤电、煤热代价联动不到位,公司机组操纵小时延续偏低,展望2012年半年度陈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成本仍将延续一季度的吃亏。
另外,虽然*ST能山吃亏额同比泛起了小幅着落,但仍难修改吃亏的命运,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成本吃亏额为5000万元―9000万元。如出一辙,公司把吃亏的首要启事归结为“煤炭代价持续高位运转,以致公司发电停业吃亏”。
除上述吃亏电企把吃亏锋芒直指煤价下跌外,记者发觉,与去年同期比拟,已宣布预亏的电企吃亏金额反而有增无减。去年在煤价大涨的布景下,电企遍及吃亏,往年煤价泛起了较着回调,电企反而吃亏严重了,实在让人疑惑。
深南电A估计上半年仍吃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成本吃亏为10,000万元至12,000万元。但是,2012年一季度公司完成净成本为-6840.12万元,2011年上半年为-8485.59万元,由此可以看出,虽然煤价着落了,但公司吃亏却丝毫未减。
至于吃亏启事,仍是老生常谈。公司指出,“本期功绩吃亏的首要启事是燃料代价延续高位,发电成本与电价严重倒挂,同时发电量着落,财政费用添加以致”。
煤价跌电企仍多半吃亏
众所周知,煤价上半年全体处于下跌走势,开年到此刻,7个月缺乏,国际煤价跌幅接近20%。
据海运煤炭网数据显现,2012年第一陈述周期,即2011年12月28日到2012年1月4日,本期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分析平均代价报收797元/吨,而且已经是持续第9周下跌。最新一期,即2012年7月4日至7月10日,该代价报收652元/吨,比前一陈述周期着落了24元/吨。
个中,最新一期,秦皇岛港发烧量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成交接价报收645-655元/吨,曹妃甸港报收630-640元/吨,国投京唐港报收640-650元/吨,京唐港报收640-650元/吨。
犹记得,发改委去年限制的800元/吨煤价上限,彼时,煤价已低于这个限制值150元阁下了。煤价难改下跌趋向,对电力企业来说,本应是好事,燃料成本着落了,企业功绩自然可以取得提升。但是,现实是,良多企业仍难改吃亏的现状,以至更严重。这个中,究竟是如何的启事?
“每家企业景象纷歧样,特别是本地企业,大都电企合同煤占比仍是斗劲大的,市场煤代价的变换理想上给这些企业带来的影响很小。原本合同煤价就远远低于市场煤价,市场煤此刻的代价还远远不到合同煤的代价。”大同证券研讨所煤炭研讨员于宏对记者暗示,市场煤代价下跌,最受害的应当是本地的电厂,本地电厂会用到口岸的煤炭和出口煤炭。
但是,记者从桂冠电力的半年功绩预告中,却仍是没有看到盈利的迹象。公司指出,展望2012年半年度首亏,除来水景象欠好之外,广西1-5月发电用煤代价仍居高位,也使得公司火力发电运营吃亏。
电企告诉布告彼此“打架”?
在已宣布功绩预告的24家公司中,有的仍持续喊着煤价下跌给公司带来了压力以致吃亏,有的则暗示煤价的下跌使得公司完成了盈利。看来,一样是煤价的变换,却给不合的电力企业带来了截然相反的命运。
上海电力暗示,估计公司2012年上半年完成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成本将同比添加超50%。同时指出,操纵市场煤炭代价着落的无益机会,公司采纳各项办法严控煤炭成本,燃料成本同比着落。
受害于煤价下跌的同时,2011年12月,公司所属燃煤发机电组上网电价有所上调,公司燃煤电厂边沿收益同比下降。参股公司一样是受电价上调、煤炭成本着落等身分影响,完成成本添加。
一样完成停业收入添加的公司中,长源电力也在个中。公司指出,“首要启事系从去年下半年开端尝试了电价上调”。
与多家电企纷繁把吃亏启事集合在煤价下跌不合,上述企业正是从上半年煤价下跌中完成了营收的添加。现实是,煤价确切泛起了较大幅度的下跌,可是对电企来说,影响却各有千秋。
“已看重到了这个成绩,每个企业景象都不合,需求别离看待。”于宏暗示。
清点全球最火富二代
大盘跌照赔本的四大怪招
恒大的绝地回击
ipad之争告一段落
美籍韩国人成李宁二当家
释教名山缘何扎堆上市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