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理财专家  
马光远:中美鸿沟难超越 韬光养晦才是幼稚表示
2014-10-01 10:16:16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朱丽梅  分享:

对中国而言,关心中国经济的短板和与美国真正的差异,韬光养晦,不外早戴上毫无价值和意义的“世界第一”的帽子沾沾自喜,才是幼稚的体现。
  9月27日出书的《瑞典日报》称:按照世界银行的预算,9月29日全球经济权益将完成引人谛视的交接,中国将正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该报道说,十三年前,中国超越了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四年前,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遵循国际临盆总值(采办力平价),周一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国。
  不合于以往听到中国经济排名提升后的激动和炒作,时下的中国对诸如斯类戴给中国的高帽更多了一份理性和警戒。笔者关心看到,对此次中国再次将成为第一的报道,不管是保守媒体,仍是微博等新兴媒体,都几近以讥讽的心态看待。出格是,我们看重到,世界银行和国际货泉基金组织的排名是遵循采办力平价测算的。采办力平价实际虽然可以消弭各类报酬把持汇率的景象,但这类完全遵循采办力合计汇率的编制,和理想景象相距甚远,汇率的修改除采办力,还要受公民收入、国际本钱流动、临盆成本、商业条件、政治经济场面地步等各类身分的影响。而且,用采办力平价实际合计汇率时,若何挑选代表性的物品组成“一篮子物品”迄今是一个难题。所以,理想中很少有国家真的用采办力平价来作为调剂汇率的尺度。从中美两国的实在物价看,现实上,中国良多实在物价遵循英国《经济学人》的巨无霸指数合计,群众币的采办力绝非低估,而是被高估了。所以,用这类编制合计出来中国GDP总量超越美国,只能一笑而过了。我们信任中国的GDP总量有一天必然会超越美国,但那是实其实在的超越,而不是靠合计法则的修改。
  即使认可采办力平价合计出来的中国超越美国的成果,中国经济的实在实力不要说距离美国,就是距离我们已超越的日本、德国、英国等国,依然具有相当大的距离。中国经济就总量而言,鼎新关闭30多年来几乎创作发觉了一个又一个超越的事业,在良多领域,中国都是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2010年,中国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美国保留这个职位超越100年的时候;2012年,中国成为第一专利请求大国;2013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商业大国,但这只是货泉的反面,货泉的另外一方面,我们看到的是诸如斯类“第一”背后,中国面临的难堪。中国的GDP总量虽然已经是全球第二,占全球的比重刚超越10%,但中国的动力花费却占全球动力花费的20%,2012年单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美国的3.3倍,日本的7倍,同时高于巴西、墨西哥等生长中国家。中国耗损的资本,比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加起来的总和还大。未来30年,这类资本耗竭性的生长方式不管对中国本身仍是世界而言,都将是很难再承受的。同时,2013年,中国同样成为全球第一碳排缩小国,全球2013年碳排放量抵达361亿吨阁下。个中,中国排放二氧化碳100亿吨,美国52亿吨,欧盟28国35亿吨,中国的碳排放超越美国和欧盟的总和,占世界总排放量的近3成。这意味着,中国生长经济收入的动力或景象代价远高于西欧。而且,若是用人均GDP这个更能权衡一个国家幸运生活生计的尺度看,2013年,中国的人均GDP约为6629美圆。虽然这已经是差不多30倍于1980年的数字了,但跟美国的人均51200美圆比,还差得很远,即使遵循现有的经济添加速度,抵达美国这个数字最悲观的估量也应当到2049年以后了。在这类景象下,用所谓的采办力平价忽悠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其实使人捧腹。
  而且,以上只是中美之间的经济差异,若是斟酌其他方面的经济软实力,中美之间的差异也许更大:在科技领域,全球前沿的科技立异和功用差不多一半属于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超越一半授与了美国人。在立异领域,中国今朝依然属于追逐型阶段,除集体领域,中国在绝大大都立异方面依然掉队于美国、日本、德国等第一梯队,也掉队于英国、以色列、韩国等第二梯队。从科技研发投入的强度看,中国虽然近几年来投入强度逐渐增强,而且在2011年抵达创记载的1.84%,但与美国的3.07%比拟,仅相当于美国的60%,研发经费收入数目规模也只需美国的23%。而且,中国研发投入强度也低于日本的3.26%,德国的2.82%,瑞典的3.40%,芬兰的3.88和丹麦的3.02%。也低于韩国的3.74%,中国台北的2.90%和新加坡的2.09%。全国研发人员年平均经费别离只需美国的12%,韩国的17%和日本的10%。也就是说,就科技、文化等影响经济未来协作力的软实力而言,中美两国的鸿沟是很难在短时候内超越的,对此没有苏醒地熟谙,而只沉醉于GDP“大数据”,认为全球经济第一的权杖真的已完成交接,太傻太无邪。
  虽然,没有GDP“大数据”方面的行进,人均GDP等更能反映经济实力和行进的小数据的行进就是无源之水。可是,权衡经济实力是一个极为庞杂的运算和目标。对中国而言,关心中国经济的短板和与美国真正的差异,韬光养晦,不外早戴上毫无价值和意义的“世界第一”的帽子沾沾自喜,才是幼稚的体现。
(权利编纂:DF07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