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作为强刚需门类,在中高考政策调整、互联网音视频技术发展、家长观念转变以及资本热捧等多重利好因素叠加下,造就了在线少儿英语赛道成为行业竞逐的热潮,在线少儿英语教学也演化出1对1、1对多、双师课堂、直播公开课等多样化的教学场景。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组织教学,教师与教研作为基础要素,始终是教育机构的核心能力,教师与教研的功能已经发生多轮裂变。
教师功能的拆解:第一阶段,谁能批量招来好老师,谁最厉害(新东方);第二阶段,谁能批量造出好老师,谁最厉害(学而思);第三阶段,谁能给教师赋能,在工具和系统的辅助下将60分的课堂上出90分效果,谁最厉害。机构正在努力的是给教师赋能。通过技术手段建立即时奖励机制,形象有趣。这是最简单的一个应用。教师要做的是,把控奖励时机,把招放出去。更复杂一点的比如借助系统高度匹配教材。班课是设计好课件,学生来适应老师,老师把握主动权。在线少儿英语一对一的场景中,课件是框架,老师适应学生灵活调整。一百个学生在同一套主教材的框架下,针对性调节教材难度增删内容,等于是一百种教材,有一百种教法,这样才是个性化。在线少儿英语一对一课堂很明显对教师灵活处理教材的能力和快速适应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部分工作除了靠教师的个人能力,更值得依赖的是系统智能推荐。
教研角色的转变:第一阶段中,遵循教而优则研的规则,出教学成果的教师会被提拔成教研骨干,带领实习教师做教研,而所谓的教研不过是一起备备课,分享一线少儿英语教学的案例和心得体会而已。第二阶段见证了从教学培训发展到教学教研分离的过程,剥离出来的教研员潜心写剧本,一线教师照着演,效果不错。然而搬到在线少儿英语一对一的场景,此法骤然失效。教师每天要面对数十上百名个性差异化的学生随机约课,无法做到每节课按剧本备课,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编写的教案、教师用书形同虚设。第三阶段有人想了个招,将教案与教材合二为一。于是,有着清晰教师指令教学步骤傻瓜式课件应运而生。由此诞生了一个新工种-做课件的老师。这就是有些机构投入上千人做教研的原因。几十万套课件、每月数十数百万节正式课、公开课、辅修课,每一节课都是原创课件,这么算来“人肉课件制作”确实是一项庞大的教研工程。
贝达英语认为好的学校从来不是以教师的数量来作为评判标准。试想一下,一名兼职教师只有20%的时间用于教学,80%的时间投入与教学无关的工作,如何能保证教学质量?海量的兼职教师并不能保证付费用户在理想时间约上心仪外教的课。在线教育环境下,传统教务工作从教室和时间的排课简化成教师和学员的时间匹配而已,也就是后者。学员的碎片化时间,与兼职教师开课的不稳定性,势必要求海量的兼职教师才能尽量满足匹配,在此种运营模式下的机构,约课难是普遍现象。频繁更换老师的结果导致学生不得不经常面对陌生教师,不得不从自我介绍开始,大大影响了学习体验,缺失了连续性学习效果更是无从保证。要解决这个痛点,在线教师全职化势在必行。贝达英语在在线少儿英语一对一业内摸爬滚打五年,在欧美国家自建基地,拥有100%持证上岗的全职教师,严格控制生师比,精耕细作每一个课程,将服务做到极致,欧美师资综合素质领先同行。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