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深夜,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上市推荐指引》(以下简称:《推荐指引》),明确了保荐机构的优先推荐企业目录。在3月2日,证监会也凌晨发布《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同时,上交所也正式发布了设立科创板的相关业务规则及配套文件。
自2019年1月30日,证监会与上交所出台科创板制度设计规则的征求意见稿,科创板征求意见发布仅31天后,证监会、上交所便已完成座谈会、方案修改以及发布会等工作。科创板工作推进如此迅速,令市场瞩目,多家券商研报直言,科创板推进速度超出市场预期。
在科创板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哪些会成为首批登陆科创板的企业,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科创板定位:拥有硬科技成为基本要求
2019年1月23日,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在审议通过科创板等相关方案时指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举措;要增强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包容性,着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证监会发布的《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中也规定,发行人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应当符合科创板定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优先支持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具有稳定的商业模式,市场认可度高,社会形象良好,具有较强成长性的企业。
从以上要求来看,对于科创板上市企业而言,企业是否拥有硬科技成为能否在科创板上市的重要依托;除了拥有硬科技外,行业属性也是硬指标。
昨日凌晨发布的《推荐指引》中已经明确,应当优先推荐下列企业: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企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企业。
这意味着传统的产能行业、金融、房地产等无法在科创板上市,此外,只应用了新技术,如无人机送外卖、送快递等企业等,也将无法在科创板上市。
科创板上市规则:不盈利也可上市
科创板不再对申请上市企业的净利润作出硬性要求,而是更加注重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考虑预计市值、收入、净利润、研发投入、现金流等,设置了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这将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与高端创新企业的发展起到较高的激励与扶持作用。
2017年科技部下属科技部火炬中心曾发布164家独角兽企业名单,招商证券研报称,这其中符合科创板行业偏好的企业共有75家,其中包括蚂蚁金服、今日头条、寒武纪科技、依图科技、商汤科技、碳云智能、优必选等。
不过在这份名单中,不少企业估值较高,或将不会率先登陆科创板。以蚂蚁金服为例,目前蚂蚁金服估值达750亿美元,如若其在科创板上市,则可能吸走大量资金,这难免会冲击其他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
和蚂蚁金服相似,联影医疗(估值50亿美元)、商汤科技等估值过高的企业也都很难率先登陆科创板。商汤科技处于人工智能行业,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的原创技术研发,目前估值约为40亿美元,近一年来,商汤科技融资额已超过16亿美元,坊间曾传言公司账面拥有50亿美元现金,并且脱胎于香港的商汤科技也一直备受香港特区政府青睐,登陆科创板概率不高。
此外,另一些企业虽然符合科创板的上市条件,但由于已为上市做了大量准备,也或将不会选择科创板。以青云(Qing Cloud)为例,早在2016年,青云就对外宣布公司已在当年实现了税后千万级人民币的盈利、现金流健康,并明确公司正在拆分VIE结构、启动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的计划。
大胆猜想:中微半导体、依图技术、寒武纪科技等将率先登陆科创板
根据最新文件,科创板将对标纳斯达克和港交所,不以盈利为指标,并且定位关键核心技术以及科技创新能力。在此背景下,能成为首批登陆科创板的企业,需是细分行业龙头,或是在当前制度框架内难以上市的隐形冠军。实际上,争取行业头部优质企业成为首批上市公司,对于科创板长期的良性发展也有着很大意义。
有消息称,中微半导体已开始接受IPO辅导,或将成为登陆科创板的首批企业之一。中微半导体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微观加工设备研发商,为半导体行业及其他高科技领域服务,据称,中微半导体自主研制的5纳米等离子体刻蚀机经台积电验证性能优良,也将用于全球首条5纳米制程生产线。
除中微半导体外,依图科技也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热门公司,创立于2012年的依图科技由于领先的核心算法技术而知名,最近几年在公共安全、医疗领域参与了几项重要的国家级项目,硅谷最有影响力的创投机构CB Insights年初发布的一份全球100家最有前途AI公司名单中,就包括依图科技和商汤科技等6家中国公司。
另外,同样符合在科创板上市,且已传出正在接受上市辅导的企业还包括Ucloud、澜起科技等。还有像寒武纪科技(估值10亿美元)等处于半导体行业,在智能芯片领域拥有较强实力的公司,极有可能是科创板争取的对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