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到年底,用钱的地方也一下多了起来。
忍了一年没买的包包,是不是该出手拿下了?过年前,是不是该给家里好好装修一下?公司今年风头正劲,是不是该扩大规模了?
但你也许会发现,你手头上并没有充裕的钱。
要不要去借钱呢?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过:“人类一切的活动都发生于两个来源:冲动和愿望。”
因为对未来抱有美好的愿望,你可能一不小心便陷入“冲动借贷”的局面。
为了避免冲动借贷,小普希望你借钱之前,先看看这几个故事。
小有所成的工厂老板获得了一笔大订单
是借款100万,彻底扩大工厂规模
还是遵循实际情况,稳步经营?
年轻时尚的白领逛街时看见一款心仪的包包
打开借款软件的她想起了还要交培训班的学费
一笔借款,是按计划交培训班的学费
还是买下心仪的包包?
一位男青年收到了一个所谓的“内部消息”
是用原计划装修的借款去博一次高风险的赚钱机会
还是给爱人一个更好的家?
工厂老板充分评估需求和风险,
选择借款20万,稳健经营;
女白领最终将借款用于培训班报名;
男青年没有按下确认键,
而是选择给爱人一个更好的家。
他们都曾面对着难以拒绝的巨大诱惑
但最终都没有选择冲动借贷
对自己负责,不辜负家人和身边人的信任
让借贷回归理性
想要远离冲动借贷
那么在借钱之前
不妨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要不要借钱?
借贷本身是中性的金融工具,认清自身情况,合理负债帮助消费和投资,是可以提升幸福感的。
而要不要借钱,是取决于你借钱的用途是否合理。
借钱用途合理吗?
用于解决日常需求、应急的借贷是可以的,而不合理的借贷目的却会给自己带来后患。
不合理的借贷包括借钱用于违法用途,从事非法活动如黄赌毒,以及借钱用于高风险的投资行为,如借钱炒房、购买波动性大的期货等。
如果你的借款用途是合理的,那么就考虑借多少钱是合适的。
借多少钱合适?
借钱之前,先进行自我评估,确定自己的负债能力。
在一般的标准下,个人所有负债的每月还款金额占当月总收入的30%-50%之间,比如当月收入8000元,可以负担一笔月供3000元左右的贷款。
这个世界有很多诱惑,挑逗着你的神经。但风险就像阳光下的影子,总是伴随诱惑而来,让你一不小心,就踏入影子的黑暗之中。
而理性,就是保护自己的“防火墙”,让自己免于入不敷出的困扰。
所以,平安普惠发出“让借贷回归理性”的倡导,希望大家在面对诱惑时能不忘初心,深思熟虑后量力而行,理性借贷。而平安普惠也将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帮助客户做出合理的借贷选择,同时持续推进金融消费者能力提升,不负客户和社会的信任。
让借贷回归理性,方能不负信任。
理性借贷,不负信任。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