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果消费量近年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5年人均水果年消费32kg,据国务院《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 年)》预测,2020 年这一数值将达到60kg。若与发达国家人均水果消费量105kg对标,增长空间更大。
消费额的攀升给水果类生鲜零售带来了发展机会,诞生于2001年的百果园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企业。
百果园发展历程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爱分析整理
从深圳的第一家门店到现在全国超3600家门店,百果园用17年时间打造了纵向覆盖全产业链的水果连锁品牌,在上游强控制,下游渠道精细运营,全程标准化以确保高品质、低损耗,形成“快采快卖“之势,以“好吃”这一核心理念,服务了逾4000万会员的高品质水果消费需求,在竞争激烈的生鲜零售行业站稳脚跟。
重视上游产业链布局,塑造核心竞争力
百果园重要子公司产业链分布
数据来源:华泰证券、天眼查、爱分析整理
百果园自成立之初,就开始了上游布局的渗透。在种植合作、采购、加工等环节进行了多项投资,并形成了当前的产业布局。
近八成货源直采,重度参与种植保质保量
国内蔬果种植以散户为主,难以直接对接下游销售渠道,果品需经过数道经销环节,才会进入终端零售,不仅中间环节成本高,多次流转还会影响果品鲜度,造成高损耗。此外,市场需求也难以快速反馈至上游种植环节,农户收入也相对较低。
为了确保果品供应质量的稳定,百果园跨过中间环节,近八成的货源(国内)通过直采获得,采购源头包括大型农场、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农产品流通公司。合作社和流通公司作为中间环节,从散户手中采购后,批量销售给百果园。
目前,百果园在全球有230余个供货基地,逾半数分布在国内。
在质量控制方面,百果园会通过投资供应商,提供技术指导等,为种植户提供从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到种植技术,再到采摘管理的全方位资源与指导。
百果园对上游改造的最后一环,体现在金融服务上。由于农产品上市呈现季节性,且面临自然灾害等非人为风险,百果园还发挥供应链枢纽作用,配合相关金融保险机构开展针对上下游合作供应商的金融保险服务。
“做深内容”,依靠自有渠道打开市场
直接切入种植环节,同样利于百果园的差异化战略,避免上游果品供给同质化导致的下游价格战,甚至可以打造优质形象,形成更高的利润空间。
百果园将差异化果品与国外果品品牌对标,“做深内容”。以新西兰佳沛奇异果、美国新奇士柑橘这类头部果品品牌为例,佳沛2017年全球年销售额近20亿美元。
具有零售渠道的百果园在销售端更具优势。通过十余年在上游积累的育种、种植、采摘等环节的技术、标准化流程及评判标准,百果园目前布局合作了近20个果品品牌,代表性品牌有金太阳蜜瓜、阳光巨峰葡萄、东方红苹果等。
以店为核心建设仓配中心,门店选址看重自然流量
百果园在全国共有20余个一级仓配中心,采购来的果品经各仓配中心初加工后中转,配送至门店。
在仓配中心中,百果园通过精细化、多温区的管理系统,针对不同果品进行标准化运营,根据销售预测个性化分解果品包装量,进一步降低货损率。
在下游销售环节,百果园以线下门店为核心,挖掘多消费场景,融合线下与线上两类客流,满足消费者的即时性消费需求。
基于长期的数据积累,百果园整体选择在5000人以上入住规模的小区,或新建社区的周边开设门店,平均面积约40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