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经济下行、流动性趋紧,P2P爆雷潮、现金贷新政,整个网贷行业的发展遭遇坎坷。
2018年,也是大量金融科技企业上市的一年。小赢科技、微贷网、360金融等公司,在资本寒冬中逆势上市,公司获得新的融资,在囤积足够的粮草、安全过冬的同时,也大大提振了行业的信心。
创新绝非一帆风顺,行业发展总是一张一弛。告别高歌猛进的草莽阶段,2019年的网贷行业,即将迎来合规运营、稳健发展的新阶段,大量平台会退出市场,头部平台也会进入一个修炼内功、积蓄力量的时期。
1)进入合规时代,规模扩展承压
2018年中,行业出现爆雷潮,存量平台的交易额和待收余量下降。历经数月,目前行业波动逐渐平复,大平台的资金开始回流,但受资金偏紧的影响以及监管层审慎的态度(比如北京监管部门提出“存量整治”,要求降余额、降人数、降店面),网贷行业规模将趋于平稳。
2018年下半年,行业进入合规准备期。截至年底,多数知名平台的自查报告基本提交完成,备案前的“机构自查”环节落幕。只有提交自查报告的平台,才有备案的机会。保守估计,2019年能够备案的平台不超过400家,行业未来一年或将淘汰65%的平台。
未来,能够留存下来的网贷平台会在合规、规模、差异化等方面较有优势,比如微贷网、爱钱进、人人贷等合规、“三证+银行存管白名单”齐全的头部平台。随着更多P2P平台退出市场,它们也将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资产规模预期将有明显扩张,这种大势也驱使更多平台在技术服务、成本运营等方面下功夫。
2)延展业务空间,提供综合化服务
2018年,不少网贷平台开始瞄准综合化的金融信息服务。新的一年里,面对信贷撮合业务承压现状,这种综合化转型有望继续。这不仅有利于对已有用户进行深度挖掘、提高单个用户的价值,又能扩大业务的弹性,化解行业监管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实现差异化竞争。
比如,爱钱进的创始团队,早在两三年前就意识到流量成本会大规模上升,于是,借鉴硅谷的“海盗法则”,在各个渠道获取用户,用各种运营手段激活用户,并为核心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的变现服务。其集团公司构建的“凡普金科”生态体系,旗下拥有爱钱进、钱站、凡普信、凡普快车、任买等多个业务,给用户提供借款咨询、车辆融资租赁、消费分期、理财社交、投资等服务,既为用户提供了一站式的金融信息服务,也分散了自身的经营风险。
3)从台前走向幕后,2B服务兴起
2018年,以蚂蚁金服、度小满金融、京东数科等头部公司为代表,都将业务重点转向为金融机构提供技术服务,从直接面对C端用户转变为提供技术、风控的能力输出。2019年,预计网贷行业部分公司,将会从2B的技术服务中寻找新的机会。
近些年,银行、证券、基金、信托等传统金融行业,一直在拥抱科技浪潮。从金融信息化、信息化金融再到智能金融,传统金融服务也开始具有服务场景化、业务扁平化、参与多元化等特点,比如,在C端服务的提供上,银行金融服务经历了从网点经济、APP经济到API经济的演进。
传统金融机构的变化,会给行业中技术能力强、运营经验丰富、组织灵活的公司带来新机遇,而一部分网贷公司,经过几年与金融行业的磨合,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金融的业务、组织、规则,它们能从流量、风控、客户、技术等各方面,帮助传统金融机构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比如,宜人贷推出的金融科技能力共享平台YEP,输出三项核心金融能力:数据、反欺诈能力和精准获客。自2017年3月发布以来,体验用户人数超过3000万,并且与70多家金融机构达成了深度合作,其中不乏新网银行等新型网络银行或消费金融公司。
4)掘金产业金融,占据细分场景
网贷行业诞生时,资金端主要聚焦于C端用户,而资产端主要服务各行业。经过数年磨练,部分平台对资产端所在的细分行业更加了解,开始探索产业金融的数字化、场景化、高效化。2019年,这种趋势有望加速,以更好地控制风险,建立差异化能力。
互联网发展20余年,一直集中在信息阅读、电商交易、游戏娱乐等C端应用,而产业互联网方兴未艾,行业的信息化、数字化、线上线下数据的打通,才刚刚开始。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行业数字化指数研究”的结果显示,在高端制造、批发贸易、油气、基础产品制造、化工和制药等十余个行业,数字化水平非常低;而零售贸易、医疗保健、公共事业、教育、政策政务等行业,数字化也只是居中水平。
这些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过程,会给金融科技的渗透打开空间,早已有网贷平台专注在细分领域,以专业化聚焦,践行金融赋能产业的普惠使命。比如,微贷网专注于汽车抵押借贷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平台,成为中国“互联网+汽车金融”的先行者;任买的信用消费分期服务已覆盖医疗美容、教育等消费场景。
5)降低运营成本,发展金融科技
基于监管层态度、投资人心理等多种要素,2019年的网贷业,整体发展预期将相对平稳,局部区域行业规模和活跃度甚至会下降。在这样的“弱市”格局下,降低运营成本、减少不良资产损失,是所有从业企业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而这其中的关键,则是金融科技,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采用。
从全球范围来看,金融科技是一个普遍的发展趋势,从支付、清算、登记、身份管理、用户管理、征信等,深入影响到风险管理、金融资源配置、个性化金融、绿色金融等各个细分领域。比如,在小额信贷行业,在场景端与资金端,人工智能驱动下小额贷款基本可实现全流程的自动化;在智能催收和智能客服上,整个全流程决策智能化,能够替代人工催收与人工客服,大大降低了成本,同时实现了“定制化+个性化”的金融信息服务,改善用户体验。
因此,具备相当金融科技能力的公司,在2019年将会进一步扩展优势。以爱钱进为例,依托凡普金科集团自主研发的智能风控系统“FinUp”云图,已将AI技术渗透到业务的各个环节,能够对用户的精准画像实现有效的风控识别,并具备强大的反欺诈能力,自动发现隐藏在复杂关系里的风险点,挖掘潜在欺诈行为;而自动建模机器人水滴(Water Drop),则可完成从读取数据到模型生产上线端到端全自动化的建模,将原本需要一个建模团队1—2个月的建模工作量缩短为不到1天的自动化过程。
当行业规模粗放扩张带来的红利不再时,是否以科技为核心驱动业务良性成长,是否能以合理成本提供金融信息服务,从而为用户和行业创造价值,将会考验所有的平台。对于没有准备和强大能力沉淀的平台,2019年会是难熬的一年;相反,对于始终坚守合规运行且已具备核心能力的平台而言,2019年将是蓄力的一年,它们即将迎来一个更有序、更良性的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