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鑫,大家都称他“老罗叔”,这个家住贵州省正安县庙塘镇宝山村的80后,靠着方竹笋的经营让自己和村里众多村民一同摆脱贫困,慢慢走上了致富路。如今,他牵头成立的合作社已经有382户会员,经营面积达到了4.36万亩,致富的背后,是老罗叔近20多年的坚持和奋斗。
贵州遵义的正安县,有着黔山峻岭的大山,当地人世世代代守着繁茂的竹林,每到九月末秋雨一落,笋子就突突地往上冒芽。罗鑫家有3100亩林地,其中就有2000亩方竹林。当时正安县林木组,每家都有很多方竹林,但是这些方竹林几乎是荒废的,没有充足的人力和方便的交通,这些方竹林几乎只能当做摆设。
直到有一年,罗鑫转学去到了庙塘镇读书,看到街上有人卖方竹笋,罗鑫转而一想,为何镇上别人能靠卖竹笋赚钱,那村里是不是也可以如此呢?于是,2002年,22岁的罗鑫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贷款了2.5万元,雇人到自家的方竹林采挖竹笋,老罗叔回忆道“当时请了13个人,收了15吨竹笋,除去人工,最后赚了6000元”,这是老罗叔人生的第一桶金。
尝到了甜头的老罗叔将这事告诉了村里人,大家伙儿都去采自家的竹笋开始贩卖,村里的人都因此赚了不少钱,这片方竹林似乎就是上天赐予正安县的礼物。然而好景不长,由于村里人缺乏科学的采挖经验,无序且盲目地采挖,没几年,山头上的方竹林就已经光秃秃的了,产量从最早的1200吨直线下降到了200吨。老罗叔赶紧找到了镇政府,叫停了方竹的采挖,政府与众人协商,最终通过了禁采两年的决定。
那年冬天,凛冽的寒风在山间呼啸,零星的竹子在风中发出痛苦的摇曳声,老罗叔看着光秃秃的方竹林,突然脑中又萌生了一个想法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