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一家上市公司ST慧球发布“资产重组”预案,天下秀将通过“买壳+吸收合并”两步走的方式实现借壳上市。标的天下秀100%股权预估值45.485亿元。
标的天下秀的实控人之一是新浪集团,公司主要通过与新浪微博等平台的合作拓展社交营销业务。平时在微博上或是在一些自媒体平台上看到的推广广告,方案支持方可能就是天下秀公司。
此次“资产重组”的具体操作是,标的天下秀先溢价238%协议受让上市公司原控股股东持有的46,040,052股股份;接下来,上市公司再发行股份购买标的天下秀100%股权。交易完成后,前述股份将被注销。
这里,不想过多阐述其中的资本运作手法以及资本市场做出的积极反应。仔细想想,是否可以基于更宏观的视野,从广西视角、从民营经济视角看待ST慧球的这次资本运作?
为什么说广西是“新经济”企业未来的“价值洼地”
近年,财经媒体、经济学者经常会以上市公司、重要创业公司的视角来观察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以广西为例:
从上市公司的分布角度看来,广西目前只有三十几家上市公司,哪怕临近的湖南也有九十几家上市公司。广西所有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也才两千多亿,甚至不如一家美的集团。同样是少数民族聚居地,贵州一家茅台的市场价值,就相当于广西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的4倍多。至今,北京、深圳、江浙和广东地区的上市公司依然占据了沪深两市的绝大部分市值。
从“新经济”公司的分布角度看来,综合媒体报道、公司披露、投资机构或工商信息统计显示:截至今年10月,中国新经济领域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数量达到185家,总估值超过58688亿元。其中北京83家,上海34家,杭州20家,深圳18家,南京6家,武汉广州各4家。前四名北上杭深占比超过83%,集中了大多数的大型新经济企业,这当中几乎看不见广西公司的身影。
过去可以这样认为,北京、深圳、江浙和广东地区要么集聚了国内最多的资本、人才资源,要么拥有国内最好的对外开放条件,所以产生了“虹吸效应”——越是拥有好的资本、人才和开放优势,越是吸引更多的资本、人才进来,反而使周边、边远地区面临资源外流。在一线城市的“虹吸效应”之下,广西经济增长的爆发力受到长期压抑,直到最近几年,出现重大转机。
趋势日渐明显,广西正在成为创业公司的“价值洼地”。这其中有一个重要变量:
重要创业公司,尤其是“新经济”公司的创新方向出现重大变化,主要由to C(面向消费者)逐渐向to B(面向企业服务)转向。这对类似广西这样政策支持力度大、区位优势显著、工业基础不俗的省份,是一个重大时代机遇。
为什么最近几年中国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足以媲美欧美?
因为中国“高人口密度的中心城市”世界第一,特别有利于阿里巴巴、美团、京东商城这些公司发展。美国2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4座:洛杉矶、纽约、芝加哥、休斯顿。中国则有超过40座城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在200万以上,中国这些城市的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远超过美国。这让中国的本地服务可以成立——无论是外卖还是快递,包括共享经济里的很多产品,比如共享自行车等等,中国的消费互联网领域崛起了大量“新经济”公司,而且集中在北京、深圳、江浙和广东地区。
目前,消费互联网的流量红利已经接近触顶,资本、资源已经先知先觉,大量向to B(面向企业服务)转向。以美国的情况看来,风险投资40%是在to B领域,60%是to C,而中国95%是在to C,5%是to B,这一情况将从今年不断改变。
如果对标国际,to B领域将是一个巨大的“价值洼地”,天下秀正是快速崛起于这个领域。同时,那些工业基础不俗、开放条件不断变好的沿海省份,也大有机会。打开中国地图,广西历来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重地,地缘优势显著。
在“一带一路”和民营企业创新热潮的带动下,广西已经是民营企业创新、全面走向国际的一个重要通道,对各项企业服务(尤其是各个细分领域的互联网创新服务)有明确需求。天下秀抢先一步,进入广西,拥抱这波开放创新的浪潮。
天下秀积极参与ST慧球的资产重组,正是捕捉到了重要历史契机,踏准时代节奏、发掘“价值洼地”,也在给广西经济引入活水。
创业、创新要靠“边缘崛起”
天下秀借道ST慧球进入广西,对于广西当地的民营经济、“增量经济”的创新开拓来说,必定会有正面积极作用。
天下秀成立于2009年,公司主营业务是社交营销——基于社交网络的特殊传播效果,服务用户做好营销。天下秀不仅仅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而是一种“新商业文明的产物”。
当年,在大家都没有意识到社交媒体时代即将到来时,天下秀就已开始致力于链接大V和企业主,帮助企业在新媒体(比如微博)上做营销。要知道,那时候的老板们甚至都没想到企业还能在微博上做营销。当他们成功帮助中粮集团在微博上做品牌升级,成为新媒体时代的第一个营销案例时,其实,这已经开创了一个新媒体营销时代。
最重要是,天下秀走的是“边缘崛起”之路,这非常重要。创业期间,他们没有重新做一个类似微信、微博或者Twitter那样的社交平台,也不会鼓励用户再去延续传统的狂轰乱炸的广告方式。他们要做的,是在原有体系的边缘或者交界处,重新定义一块疆域——发动一场“边缘革命”。
此后,自媒体价值的爆发期逐渐到来,品牌经营、线上营销都被纳入这个新趋势之下,在过去几年的“双11”活动中,网红或者KOL(关键意见领袖)已经创造了惊人价值。现如今,“网红”正在成为一种年轻人期待从事的职业,而天下秀也拿出更多的投入,类似于天使投资人的做法,去扶持一些有潜力的自媒体人,已取得不错效果。
“边缘崛起”的早期阶段,你可能看不出什么惊人之处。就像20多年前,电信运营商也看不起互联网。当时的电信运营商要考虑一个行当,这个行当至少得有100亿规模才行,在他们的观念里,互联网怎么可能产生100亿的经济规模呢?可是,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等互联网巨头偏偏实现了“边缘崛起”。前年,淘宝的成交额已超过沃尔玛全球的销售额。腾讯的市场价值早已超过中石油、中石化,这两家曾经是亚洲最赚钱的公司。
仔细想想,中国民营经济的崛起之路,不就是大量边缘地带的民营企业崛起成为行业主流的过程吗?这一点在互联网领域尤其显著。
天下秀早期从边缘地带开始,经过持续的迭代和进化,近年来已触及“边缘崛起的临界点”。他们最初服务的客户是中粮集团、王老吉、海尔这类大品牌。模式成熟以后,逐渐转向服务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具有最广大的需求,天下秀积极向中小企业提供高性价比的社会化营销服务、让他们能够赚钱活下去,是十分有意义的,也促成公司自身的爆发式增长。
天下秀的发展脉络十分清晰,整个崛起过程都是从边缘开始产生一批增量,这是原有经济体系所没有的。增量不断创新发展、不断拓宽边界,对原来存量部分造成冲击,转型升级逐渐进入主流,最终推进行业的整体进化,成为互联网商业创新的一个重要变量。
要激活广西当地的民营经济,更需要注入新的商业变量,而天下秀恰恰提供了一个不错的选择。从这个更大的宏观视野看来,一家广西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已不仅仅局限于商业意义。
新变量,新生态
上市公司的经济意义是什么?确实,带来很大的融资便利。
企业要生存下来,要创新研发,要扩大发展疆界,都需要资金,而且是低成本、高流动性的资金。
低成本,就是获得资金的代价要尽量的小。比如,2013年国内利率高起之时,当年央企的贷款利率是基准利率下浮10%,大型民企包括上市公司大概是在5%到6%之间,中型企业大概在8%到9%,如果是小微企业,大概是13%到14%。上市带给一个企业的信用价值,可以使之赢在资本成本的起点。
高流动性,就是融资的便利性。比如,你公司找银行贷款,期限一年,其实,你真正用到这笔钱的时间只有一年当中的三五个月。融来的钱不见得马上能用上,有时还得为闲置资金支付利息。上市公司往往不用为这个事困扰,因为具有特殊的信用条件,上市公司各种类型、各种生命周期的投资项目,都能在金融体系的各个池子里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且是在最合适的时机找到最便宜的钱。
可是,对于地方经济发展来说,上市公司的经济意义就不仅仅是便宜、灵活的钱了。
广西要加快发展经济,主体当然是企业,而且企业不能去做一些重复的事。可是,企业创新不是一个独立事件,而是一个复杂商业网络“协同作战”的结果。这个网络不仅仅需要资金,还需要服务提供,需要研发资源,需要商务拓展。
上市公司的重要价值,在于他们拥有强大的资金和人脉,起到了连接金融机构、上下游企业、高校、法律机构的作用。这就可以使各种要素流动起来,相互作用,共同演进,然后形成一个生生不息的创新生态。广西经济最需要的,就是这个创新生态的系统能量。
一个好的大学可以带活一片区域,比如斯坦福大学缔造了硅谷,一个好的上市公司可以带活一片产业,比如华为、小米缔造了产业链上数百家的创新企业。
包括天下秀在内的创新企业进入广西,有助于广西塑造自己的创新生态系统。企业创新就是一个无边无界的热带雨林,好的上市公司就像这个生态网络里面交错纵横的河流,孕育了生态的要素,促进了整个生态的快速演化。天下秀的进入,正好可以充当这样的角色。
平时注意看财经新闻的话,你会发现只要出现“东盟自由贸易区”或者“一带一路”这些前沿热点,“广西”一定会是关键词。广西历来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重地,地缘优势显著,可是经济活跃度远远比不上临近的广东。
如果以资本市场的视角看来,广西目前只有三十几家上市公司,哪怕临近的湖南也有九十几家上市公司。更令人不解的是,广西所有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也才两千多亿,甚至不如一家美的集团。同样是少数民族聚居地,贵州一
家茅台的市场价值,就相当于广西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的4倍多。为什么广西上市公司的境况如此窘迫?
只需简单看看广西市值最大的几家上市公司,包括桂冠电力、恒逸石化、柳钢股份、国海证券、北部湾港等,尽管这些公司市值已过百亿,但其中市值最大的桂冠电力、恒逸石化目前市值也只在300亿元上下,在主板市场中只
算是中小盘股。
广西上市公司,乃至广西本地经济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存量经济。
广西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能源电力、交通运输、机械工程、生物制药、金融证券等行业,这些都属于传统行业。不知你发现没有,在互联网、半导体、工业4.0等新兴领域,几乎没有一家广西上市公司。
存量经济、传统产业,几乎成了广西经济的一个标签,更重要是,深刻影响了当地商业文化。举一个例子:
广西以前有一家很有名的公司,叫两面针,中国第一支中药牙膏就是由两面针研发出来的。2004年是两面针的鼎盛时期,那年一共卖了5亿支牙膏,之后就是下坡路了。在云南白药、佳洁士、高露洁等等品牌的竞争压力下,
2016年,两面针只卖掉1.4亿支牙膏。更关键是,两面针的盈利水平是增长的。为什么呢?
看看两面针2016年的财务报告,就会找到答案:2016年两面针卖了1162万股中信证券的股票,赚了1.57亿元;另外还从中信证券、广西北部湾银行、柳州银行这些股票中拿到了近4千万分红收益。相比之下,两面针在牙膏、日化产品这些主营业务上亏损2111万。主业赔钱,投资赚钱,利润源于所投资公司的奶水,而不是拓展市场、服务客户得到的回报。
广西上市公司普遍是“在经济存量中吸取奶水”,而不是迅速感知市场需求,不断找寻新的客户,做大“经济增量”,这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国家财政部曾专门开会讨论财务报告当下面临的一些最新问题,特别关注的一个议题就是“持续利润”,从2017年起,上市公司就必须在财务报表中新增披露一个叫“持续经营净利润”的指标,来反映持续经营那部分的收益。
由于广西上市公司明显缺乏创业、创新精神,这很大程度上跟民营经济整体偏弱有关,A股“广西板块”在“持续经营净利润”指标上,十分弱势。要突破这一困局,仅靠自身力量是不够的,要引入活水。
天下秀主动参与ST慧球的资产重组,其实也是在给广西经济引入活水的一个重要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