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公司  
2018
2018-12-25 10:39:22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2018中国文化金融发展研讨会现场

12月24日上午,由包商银行和北京中传文化金融产业研究院主办的“2018•中国文化金融发展研讨会”在北京西藏大厦隆重召开。包商银行党委书记李献平、副行长周凤亮、董事长助理郭凯军、工会主席刘月菊,包商银行博士后工作站导师徐光太,北京中传文化金融产业研究院院长王德恭,北京大学教授、中央统战部机关党委原常委岳庆平,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王勇,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西沐,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北京峰火百城公司董事长庄梦蝶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及业界精英30多人出席了会议。北京中传文化金融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张铁军主持会议。

会上,李献平书记首先代表包商银行向一直关心和支持包商银行和中传文化金融产业研究院的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中传文化金融产业研究院近年来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重点论述了“金融可以支持文化产业的创新需求,文化和金融的结合过程就是整合资源、培育动能、重塑生产力的过程。实现金融助力文化领域发生深刻变革和跨越式发展,需要打通文化金融的血脉,多方发力,形成合力,发挥政府、文化企业、研究机构和金融资本同频共振,多位一体的创新模式。文化繁荣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浇灌,文化、金融深度融合需要金融机构的创新探索。”的观点。

包商银行党委书记李献平在研讨会上讲话

王德恭院长就文化金融产业研究院近年来在理论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2018年的工作重点和2019年的工作规划、研究重点进行了总结汇报。他提出:“我国文化产业已基本形成包括债券融资、银行信贷融资、社会投资、资本市场融资等在内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目前,金融和文化产业的结合,绝不仅仅是解决钱从哪儿来的问题,而是整合资源、培育功能、重塑生产力的过程。”

北京中传文化金融产业研究院院长王德恭在会上发言

各位专家学者也就国内外文化金融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热点议题各抒己见。其中,王勇董事长发言表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陕西文化的沃土。陕文投作为国内文化金融研究的样本企业,近年来在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对接,区域性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等文化金融实践领域做出了一定的探索,也获得了宝贵的经验;陈少峰教授就近期国内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与文化企业商业模式进行了介绍。他认为,国内文化企业应以投资加并购的股权投资模式为主。金融机构也应加大对于文化企业的引导工作;张晓明教授表示,文化产业基于产业政策的发展,国有文化企业目前已经进入兼并重组阶段,因此也是文化金融发展的巨大机遇期;岳庆平教授强调,银行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文化产业应配合国家产业政策进行创新;西沐教授则认为,国内文化金融的发展大多关注金融工具的开发,而对文化金融的本质关注较少。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应重点关注新领域、新资源、新机制的转变,以及基于文化加科技、文化加金融、文化加旅游的综合服务平台化发展。

最后,包商银行董事长助理郭凯军进行了会议总结,他认为商业银行主要是信贷机构,不同于股权投资,在文化金融的业务管理和运营过程中,更多应强调安全性。

本次中国文化金融发展研讨会的召开,必将对北京中传文化金融产业研究院未来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我国文化金融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