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社会各界都在探讨网约车合规化的话题。那么什么是网约车合规化?具体而言,合规化就是按照2016年7月交通部等七部委联合制定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各地陆续公布的地方实施细则,从事网约车业务的平台、车辆和司机必须完成行政许可、登记、备案等手续才能开展业务。简而言之就是“平台持证经营,司机持证上岗,车辆持证载客”。
中国政法大学公司法与投资保护研究所副所长王军通过分析网约车行业发展轨迹发现,网约车在我国是先有市场存在,后有行政监管。因此已经从事网约车业务的平台、车辆和司机都面临着合规化的要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监管研究部副主任李强治在今年7月末公布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显示:目前全国网约车细则文件覆盖率为62.1%,99%以上的网约车司机不合规。
为了推进网约车合规化进程,肃清网约车发展环境,主管部门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规定,但在网约车市场巨量需求的利益驱使下,网约车的发展持续加快,在连续发生安全问题后,主管部门也明确要求各网约车平台于2018年12月31日前,全面清退违规营运的网约车司机和车辆。
如今限期将至,我们看到的是网约车市场合规化进程陷入了僵局:一方面,网约车监管规章和地方细则陆续公布,网约车合规化在条块密织的监管之网中恢宏铺开,合规化进程势不可挡;另一方面,合规门槛高,合规难、成本高,是目前绝大多数网约车从业人员所面临的问题。
如何打破僵局,引领网约车市场向合规、有序的方向发展,为用户出行带来更好、更安全的出行体验;不因推进合规化,导致网约车供给断崖式下跌,从而影响市民出行质量,值得各方深思。
兼容并蓄的监管模式亟待形成:
大禹治水,疏则利,堵则废。对网约车的监管可以采取包容审慎的原则,适度放宽行业准入门槛,侧重于司机是否有犯罪记录、吸毒史、重大交通事故记录等与安全密切相关的指标控制,逐步营造一个包容、公正的网约车营运环境。例如:三亚市,不仅取消了网约车驾驶员的户籍和居住证限制,还放宽了接入平台的司机数量。芜湖市则是将执法的重点从准入上,转移到了关注服务管理上。简单说就是要让网约车市场的进入变得更容易,但是进入之后的管理要更严格。这些做法既保留了网约车创新出行方式的本质特性,又挥动了监管调控的“指挥棒”,时刻鞭策网约车企业,合规有序运营。
平台企业促进车辆和司机合规的主动性有待增强:
目前网约车市场中,有万顺叫车这样始终坚持“先合法后营运”的经营思路,积极组织司机和车辆取得从业合规资质的平台企业,但也存在继续向不合规车辆派单,不落实、不整改的平台企业。因此平台企业推进合规工作,提供合规运力的主动意识还有待增强,这也是网约车合规化破局的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