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公司  
【求扩散】11.11来了 接到快递、客服电话请谨慎!
2018-11-07 15:58:24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今年的11.11即将进入高潮,大家都在网购狂欢的同时,骗子们也在伺机行骗。有网友最近在知乎上面发帖称,自己遭遇假客服,在对方的引导下,开通了借贷,被骗2万多。

小编通过后台跟这位网友王小姐了解了具体情况。10月20日,王小姐在网购平台购买了一盒70块钱的面膜。到货后没几天,接到了一通归属地显示面膜商家所在地的电话,对方自称是售后客服。这位客服告知王小姐购买的该批次面膜出现了问题,现全面召回。为了给客户赔礼道歉,公司决定对购买用户进行双倍赔偿。王小姐起初也觉得蹊跷,后来跟客服确认了该产品购买时间、订单编号及收件人信息等无误后才打消疑虑。

客服添加王小姐微信后,发来一个售后二维码图片,这位客服引导王小姐扫描图片并授权登陆官网。王小姐按照指示后输入退款银行卡号等信息,便收到一条银行短信提醒显示本人账户到账21000元。骗子谎称这笔钱是将多个人的退款一起打到了王小姐银行卡,请求王小姐扣下自己的双倍退款140元,需将剩余部分打回,才能进行接下来其他人的理赔工作。于是,王小姐出于好心,将20860块打到对方银行卡上。

“当时,我感觉有点不对劲,回想了一下操作过程,发现这是一场骗局。”发觉受骗后,王小姐立即报了警。警察解释道,王小姐拿到的二维码授权登陆的根本不是网购平台,而是授权开通某网络借款产品,王小姐才恍然大悟。她被骗子引导开通借钱服务,又把借来的现金几乎全数打给骗子。

莫名其妙被盗,还要帮着骗子还钱,的确让人心塞。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京东白条、花呗等,这也被骗子看成是一块新的诈骗“宝地”。鉴于目前这类案件的高发频率,以防更多人受到无妄之灾,小编联系了京东金融个人分析管理中心的专家,让专家来给大家支支招。

京东金融个人分析管理中心安全专家表示,该类事件正呈集中上升趋势,尤其在11.11这类网购促销时期。“这类案件诈骗理由主要归为5类:假借用户账号已被列为经销商、假借用户购买商品快递异常需赔偿、假借回馈老客户送赠品、假借用户订单对账不成功以及假冒电话处理电商平台相关问题等。其中,假借用户账号已被列为经销商、假借用户购买商品快递异常需赔偿案发率最高“。

安全专家指出,在防范此类事件中,提醒大家做好以下几点措施:

1、接到电话后,应第一时间与官网客服核实情况,查证电话客服所言是否属实。不要直接产生金钱往来!不要直接产生金钱往来!不要直接产生金钱互动往来!

2、如果一旦被骗,应立马向公安机关报警,以免耽误时间。同时,要记得还清自己在借贷平台的欠款,不然会二次影响自己的信用,更加得不偿失。

3、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账户安全,不轻易泄露自己的账户密码及手机验证码。

总结看来,这类“假客服”骗子的基本思路是,利用非法手段获取到你的网购信息,通过假扮快递员、假客服或者通过虚构事实,利用借贷平台先付后还的功能,提前套现、消费,进行资产转移。我们能做的就是高度注重自己的隐私,时刻保护好自己的账号密码,另外永远坚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接到类似电话的时候,一定要再三小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