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公司  
打破脱贫攻坚的思维固势
2018-10-31 15:49:58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中央坚定脱贫攻坚的信心,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但是在实施的问题上,也愁煞了许多人。古人云“救急不救穷”,这似乎在印证中央脱贫攻坚的政策是非理性的。但是,脱贫攻坚并不仅仅是“救穷”,而是在思想上摆脱“穷病”,在观念上拔掉“穷根”。如果只是在物质上的“脱贫”,那么进入下一个“大跃进”时期也不是不可能的了。

脱贫攻坚最难得就是思想上的“贫”。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虽然飞速发展,但是发展模式还是相对单一,以资源的投入为主,以量取胜,如廉价的土地、劳动力等。但是资源是有限的、不均衡的,所以要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就必须转变发展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动能。

领导干部的思想之“贫”,领导干部是一面旗帜,一个有作为的领导会让一个地区焕然一新。脱贫攻坚不是容易的,因此许多领导干部会有畏难情绪,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思想得过且过。没有解放思想,因循守旧,别人的模式生搬硬套,不过实际就是思想之“贫”,思维固势。领导干部只有打破桎梏,创新思维,才能将实际与理论结合,才能因地制宜、自力更生,将“输血”变为“造血”。如果群众工作“不接地气”,那么脱贫攻坚工作的难度会再上一个层次。贫困群众对脱贫的认识程度和认可程度是脱贫攻坚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保障,因此在千方百计发展特色产业,整合资源的同时,群众工作也应该积极探索新方式、新方法。脱贫攻坚不是扶贫干部的“独角戏”,唱好帮扶与被帮扶的“二人转”,坚定贫困群众的奋斗精神和发展愿望,脱贫攻坚才能积力之所举而无不胜。只有充分调动挖掘群众积极性和干部积极性才能真正能打赢扶贫攻坚这场战役。

万变不离其宗,说到底脱贫攻坚最根本的还是考验领导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组织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这三种能力一直都是作为领导干部必不可少的。脱贫攻坚首先是结合实际情况,充分整合本地资源创新方式方法,其次组织协调,分配资源和创造条件,最后是做好群众工作,得到群众的支持,才能大功告成。(九寨沟县委组织部王必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