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10月26日讯10月25日至28日,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展。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本届文博会展览会有近1800多家国内外文化创意企业进行展示,文化活动名流茶馆、东盟、非遗传统民俗、文创市集、"一带一路"国家特色文化展示……创新文化成果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前来,感受这场文化盛宴。
走进文博会展览,20个主题展区中汇集了全国文化产业的繁盛创举。一号展馆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中国园林博物馆等20余家文创试点单位联合展区,集中反映试点博物馆在文创产品研发工作的成果。北京百年世界老电话博物馆、古陶文明博物馆、纪晓岚故居、关帝庙等四家非国有博物馆也携宝参展,展示社会力量对文物保护和文化价值挖掘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很多参观者驻足欣赏手艺人的现场制作,无不惊叹其制作的精美。在木板年画制作展台前,天津杨柳青木板年画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始建于2008年的杨柳青木板年画博物馆内展示了杨柳青木板年画的起源、繁荣、濒危、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历史,馆内很多藏品此前都未展示于世人面前,许多弥足珍贵的孤品藏品,复原了历史的遗迹原貌。
北京旅游馆的"北京老字号展区"增加历史渊源、品牌文化互动展示板块,让观众体会京城老字号厚重的文化底蕴。纸塑工艺堪称传统工艺创新的典范,纸塑面具将竹、纸结合,创造了"竹纸传奇"、面具"龙马精神"、《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巧变牛魔王"等作品,而以《三国演义》《西游记》等故事人物为脚本制作的一系列的纸塑书签、拆信刀,成为全新的文创商品。
四号馆内的东城展区以"到东城看戏"为参展主题,将剧场和优秀的名篇剧目"搬"进了文博会现场,为观众奉献精彩的文化大餐。据了解,东城区以集聚东城优秀剧目的"云剧场"设计理念亮相文博会现场,观众可以坐在东城展区"流动的云剧场"观赏时下最炙手可热的戏剧演出。据悉,这是北京文博会的首个剧场沉浸式展区。
另外,在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引领展区,北京各区展示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新面貌。西城区展示文化科技融合、文化金融融合发展成果,实景展示街区整理计划,体现设计创造老城区美好生活;海淀区以产品发布、企业路演、舞蹈表演、非遗传承等四大主题突出展示以"三山五园"为代表的深厚历史文化资源、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成果,展现海淀文化产业发展新动力、新形态。
记者在海淀区展示区了解到,目前的文创开发中越来越注重将传统文化与新代人生活融合互通,既保证了产品的实用性,又在一些文创产品例如胸针、盘扣、包装上做足设计。遍布京城的文博会分会场将文化融在生活中,既让文化产品贴近生活,走向大众,又把审美的日常生活化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具体而鲜活地表现出来,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
本届文博会国际化气氛浓厚,围绕"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交流活动将密集展开。第三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色文化展区将有40余个国家驻华使馆和阿拉伯国家联盟驻华代表处等国际机构参展,推介展示沿线国家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另外,"一带一路"文化贸易展示交易会将举办首届全球艺术品贸易国际论坛",这是文化和旅游部推动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重要平台之一,促进中国艺术品行业走向多元化、精细化,并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国内外专家、企业家将集中探讨亚洲艺术品市场、德国企业艺术收藏和项目拓展、全球艺术品市场与艺术品贸易的前景、IP运营与文化贸易、企业国际拓展与艺术跨界融合、东西方艺术品收藏等话题。
与此同时,2018"一带一路"文化贸易与投资重点项目参展企业论坛将重点展示推介对外文化贸易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和服务,引导并帮助适合在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发展的"一带一路"重点文化企业落地。(记者吕天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