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当‘铁公鸡’,不该花的钱‘一毛不拔’。同时,我们也要打好‘铁算盘’,把该花的钱花好,花在刀刃上。”……财政资金怎么花,花在哪,怎么防范风险?作为主管“钱袋子”的政府部门,财政部部长刘昆今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给出这样的表态。
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财政部部长刘昆(中),副部长程丽华(右)、刘伟(左)就“财税改革和财政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新社记者 张娅子 摄
稳增长
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要“大水漫灌”
减税降费是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头等大事。当日,刘昆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不是要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也不是要搞政府大包大揽,而是要实施逆周期调节,更好应用市场化、法治化的手段,着力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刘昆进一步形容,积极的财政政策关键是要做好“加减乘除”这四则运算。做好“加法”,就是要加大财政支出力度,重点增加对脱贫攻坚、民生等领域的投入,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重点支持重大在建项目建设和补短板。
做好“减法”,节用裕民。刘昆表示,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预算,取消低效无效支出。中央财政带头严格管理部门支出,一般性支出要压减5%以上,“三公”经费再压减3%左右,长期沉淀的资金一律收回。
他也在回应记者提问时强调,“要求地方过紧日子,不是说要求他不发放工资”。
最重要的是做好“乘法”,用减税降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刘昆表示,减税降费是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头等大事,将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更好地引导企业预期和增强市场信心,稳定经济增长。
还要做好“除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刘昆表示,特别是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将预算绩效管理贯穿预算编制执行全过程,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做好预算绩效监控,更好发挥财政资金作用。
促改革
减税降费的“主菜”是深化增值税改革
去年,中国减税降费规模约为1.3万亿元,今年将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作为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头等大事,刘昆当日针对“减税降费”表示,深化增值税改革是减税降费的核心内容。
如何“减税”?刘昆表示,一方面将制造业等企业现行16%的税率降到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到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另一方面注重与税制改革相衔接,从2017年7月1日,增值税税率由17%、13%、11%、6%四档简并到17%、11%、6%三档之后,2018年5月1日起又下调至16%、10%、6%三档,又进一步调整到13%、9%、6%三档,将有利于继续推进增值税税率三档并两档。
如何“降费”?刘昆解释说,要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到16%;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提高稳岗和社保补贴力度;加快推进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改革,继续提高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使社保基金可持续,企业与职工同受益。
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财政部部长刘昆,副部长程丽华、刘伟就“财税改革和财政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图为刘昆回答记者提问。中新社记者 张娅子 摄
调结构
把该花的钱花好,花在刀刃上
今年财政收支矛盾相对突出,如何“分好钱”?刘昆强调,“我们要当‘铁公鸡’,不该花的钱‘一毛不拔’。同时,我们也要打好‘铁算盘’,把该花的钱花好,花在刀刃上”。
他表示,一是解决财政收支平衡问题;二是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三是加大重点领域投入力度;四是加强基本民生保障;五是推动区域均衡发展。
防风险
不允许发生新的政府隐性债务
防范财政风险、地方债风险、金融风险,财政部有何举措?刘昆首先强调,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是可控的,“全国政府债务余额是33.35万亿元,政府债务和GDP相比,负债率是37%,远低于欧盟60%的警戒线,也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水平。所以,从这几个数字上看,中国这方面的风险是非常低的。”
但刘昆也进一步指出,确实有个别地方政府仍然存在在法定限额外通过融资平台公司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借债务,这方面,财政部已经采取严格的措施,不允许发生新的隐性债务,同时稳妥化解存量。
“在不允许发生新的隐性债务方面,我们是非常严格的,我们对各地财政包括融资平台公司进行监控,发现这类情况的,马上进行问责,在全国也问责了不少人。”
严堵违法违规举债的“后门”,给地方政府债务戴上“紧箍咒”,下一步怎么办?刘昆用四个方面的工作予以回应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