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国家进一步加大国产大飞机的投资,让中国人尽早坐上自己制造的、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核心技术支撑的大飞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绍勇表示。
2017年,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实现首飞。2018年,我国首款自主研制的支线客机ARJ21安全运营两周年,总订单量突破500架。谈及国产飞机如何实现更大的发展问题,刘绍勇认为,国产客机在生产和运营的过程中,必须把飞机迭代升级、商业运营成功、顾客愿意选择作为追求目标,国家应统筹考虑,从研发、运行、服务三个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据透露,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民机制造领域还存在很多短板,很多部件尤其是核心部件依赖于进口。以C919为例,目前国产化率是60%,如果按市场价值计算,这个比例会低更多。C919的机体本身是完全由中航工业和中国商飞设计制造的,今年又实现了起落架最后的关键锻件国产化,但是很多关键设备和材料都需要依靠外国厂商合作成立中外合资公司来提供,例如发动机、部分关键电子设备、辅助动力系统、电源设备等,实现国产化、自主化依然任重道远。
对此,刘绍勇表示,科学解决国产客机的迭代研发、商业运营问题,不只是制造商的问题,也不只是运营商的问题,更不是单纯要求旅客认可的问题,而是国家需要统筹考虑的战略性问题。国产客机在生产和运营的过程中,必须把飞机迭代升级、商业运营成功、顾客愿意选择作为追求目标,才能最终实现中国的“大飞机梦”。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