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商业快报  
“老代表”裴春亮的高兴事
2019-03-08 08:30:19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本报记者张培奇李竟涵

  这次参加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党支部书记裴春亮有几件喜事:“我足足花了一年时间,磨破嘴、跑断腿,总算给村里引来了一名吉林农业大学的毕业生。”为啥这么高兴?“乡村振兴,重中之重是人才。有了人才乡村就有了活力,聚起人气发展就有了后劲。”

  裴寨村十多年前还是省级贫困村,村民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住的土坯房,吃的地窖水,走的泥巴路。2005年,裴春亮当选为村委会主任,自掏腰包带头干,领着村民建新村、修水库、盖大棚,还把小米、核桃、山楂等太行山区的特色农产品,打出“裴寨村”品牌卖上了网。如今,裴寨村有常住人口1.18万人,人均年收入达1.5万元。口袋鼓了,裴春亮发现村里缺少高学历人才。说到这里,他有些激动:“大学生真是不一样,他在村里发展羊肚菌,亩产500斤,每斤能卖200元,让我们见识到了科技的力量,真是能从土里种出黄金来。”

  “没有产业,乡村也振兴不了。”裴春亮告诉记者,领秀、爱慕两家企业落地裴寨,让他兴奋不已。通过多方协调、数次沟通,建厂房、配套基础设施,两家服装生产企业开到了这个太行山的小村子,3000多名村民在此就业,实现了“家门口就能赚钱”。

  今年,裴春亮已经是连任3届的“老代表”了,这十多年来,他“一天都不敢懈怠”。除了把村子治理好,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他每次都把乡亲们的心声带进人民大会堂,把最新的中央精神带回田间地头,化作裴寨发展的指南针。“乡村振兴,咱基层干部就是领头羊、主力军。作为一名基层代表,就是要做到党叫干啥,乡亲们盼啥,咱就干啥。”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