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商业快报  
科创板吹新风 券商投行要从拼过会到拼销售
2019-02-20 09:24:40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科创板、注册制渐行渐近。从春节前披露的科创板征求意见稿来看,较之主板、创业板,科创板有着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未来科创板公司的IPO将改变已持续多年的新股发行“一签难求”的卖方市场特征,并逐步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其中注册制有助理顺市场关系,券商投行将回归定价销售本源已成为不少业内人士的共识。

  在科创板中,诸如未盈利企业可以上市、市场化定价等都和以往的投行业务内容有诸多不同。对于科创板和注册制带来的新变化,头部券商、中小券商投行分别面临哪些新考验?在未来,券商投行如何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他们是如何备战的?科创板人才储备、投行内部组织架构又有哪些新变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此进行了多方调查了解。

  毋庸置疑,科创板将是2019年贯穿市场的焦点。

  从春节前夕披露的一系列科创板征求意见稿来看,科创板较之主板、创业板有着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例如科创板IPO审核权限下放至交易所,多维度的上市标准,从严制定的退市标准,完善信披要求,实行市场化定价,强化中介机构职责等。

  而这一系列新变化也是摆在券商投行面前的一个课题。

  在这些市场化制度的安排下,未来科创板公司的IPO将改变已持续多年的新股发行“一签难求”的卖方市场特征,并逐步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其中注册制有助理顺市场关系,券商投行将回归定价销售本源已成为不少业内人士的共识。

  投行将回归销售本源

  近期,某头部券商非银分析师在最近的公司内部工作会议上指出,作为中介机构的券商投行的原有业务模式也势必迎来一番变革,注册制有助理顺市场关系,券商投行回归定价销售本源。

  何谓销售本源?某资深保代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欧美市场,投行的主要工作是负责销售,而在A股23倍市盈率发新股、‘新股不败’的背景下,投行基本不需要销售就能完成新股发行,客户付出的承销费用可以说是名不副实。在注册制时代,对于几乎没有考验投行销售能力的不合理高承销费将退出历史舞台。”

  对于未来投行将转向拼销售的趋势,业内一线从业者有着更深的感触。该资深保代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以往投行的职责是通过保荐力争使得IPO项目能够过会,一旦过了会,在“新股不败”、中签好比中彩票的背景下,新股的发行销售基本不成问题,而在科创板实行了注册制后,“销售将成为投行的主要工作,哪家投行销售能力强、能把股票卖出好价钱,客户就会青睐它,这是和欧美资本市场接轨的。同时,由于市场化定价,券商与市场就科创板新股发行价的博弈也会加大”。

  他进一步指出,为什么那些国际大投行在香港、纽约等国际IPO市场占有优势,因为那些市场的IPO面向全球配售,而国际大投行是全球经营的,在各地都有分支机构,无论是销售能力还是定价能力都有优势。所以未来在注册制背景下,科创板企业过审可能会比以往容易,但是要把股票顺利卖出去且能卖个好价钱则要难于以往,这对投行的销售能力是个考验。

  也有资深投行人士发出同样感慨,以往上发审会被市场视为整个IPO流程中核心环节,而在海外市场更为重要的发行环节,反而成了A股IPO流程中一个比较容易的环节。保荐人和发行人的核心工作是应对证监会审核,对市场如何并不太关心。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销售是个综合的概念,其核心是券商投行的定价和承销能力。对此,申万宏源认为,科创板公司上市实行注册制,其定价的市场化意味着投行的定价能力成为其核心能力。具有综合能力的投行有优势,这就需要券商要有研究支撑,强的定价能力,强的发行能力,有直投、自营配合,甚至有成为做市商的能力。而这种市场化的历练将使券商更适应未来一级市场的服务。

  中泰证券非银团队在近日发布的研报中对未来科创板考验券商对机构客户的销售、服务能力作了分析。该团队认为,试行注册制的科创板将助推国内券商成为真正的投资银行,券商迎来转型变革机遇。一方面,传统投行通道红利弱化,倒逼投行模式转型,建立多业务协作,提升综合实力。另一方面,科创板打造机构市场,机构客户质量与黏性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对于科创板背景下,未来机构客户之于券商的重要性,中泰证券非银团队指出,投资者适当性方面设置50万元的门槛,并在发行环节提升网下发行占比,有助于提高机构参与的积极性,对券商而言,科创板发行与承销办法明确规定承销商应收取一定比例新股配售经纪佣金,科创板上市规则规定特定股东减持可通过中介机构进行非公开方式转让,预计未来在机构市场以及费率溢价空间导向下,券商对机构客户服务能力的重要性将持续提升。

  首批科创板将现豪华配置?

  “大约2个月前,有关部门就要求各券商推荐科创板企业名单了,现在各券商应该都有自己的科创板上市申报企业名单了。”上述资深保代进一步表示,“估计科创板刚开始的上市标准会挺高的,应该都是些比较优质的企业,而对这些企业将以站在技术前沿,注重创新研发能力,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科技类企业为主;对科创板这样的新生事物而言,初期打造品牌很重要。”

  那么科创板正式落地脚步临近,中介机构的选择会和以往核准制背景下的IPO市场有何差异?

  国内某大型投资集团投资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虽然目前国内券商投行普遍对注册制环境下的新“游戏规则”不够熟练、相关经验也比较欠缺。“不过我们初期还是愿意和大型头部券商合作。”

  “虽然科创板的各方推动力较强,但作为新生事物多少还是有些不确定性,目前敢于集中投入资源做科创板业务的无非是两类券商,一类是资源多、抗风险能力强的头部大券商,还有一类是抱着‘博一把’的心态的中小券商。这样的话,我们肯定会倾向于优先选择头部券商。”他指出。

  “你去看吧,到时候,科创板首批上市的企业背后的中介机构,包括承销保荐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大概率都是豪华配置。因为科创板是新生事物,资本市场的各个层面都希望尽可能地保证科创板正式启航后能运行良好,而那些头部的中介机构更适合承担早期保驾护航的任务。”

  他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可以看出,去年11月以来,上海的有关政府部门对科创板的介入比较积极,这也反映了各界都希望科创板这一新生事物从设计到落地的过程能顺利一些。“我们近期也向政府反馈了储备的科创板上市项目,券商那边应该也是。我判断有关部门应该会在广泛搜集各家机构的科创板种子企业后进行一番筛选,把有希望开板就上市的企业的资质先摸清楚,好让市场在科创板开板前就对这些企业的估值、定价心里比较有底,预计这些企业的资质应该会不错。”

  精品投行业也有机会

  细心的投资人不难发现,近年来在海外投行市场,常年能名列前茅的总是那些熟悉的名字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