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商业快报  
迷你产品成堆 老牌公募泰信基金较同届规模排名掉队
2019-01-17 11:46:58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受“葛优躺”侵权纠纷案件影响,低调已久的泰信基金再度受到市场关注。实际上,想蹭“葛优躺”热度反深陷纠纷的泰信基金,多年来公募业务发展也并不尽如人意。截至2018年末,该公司总规模仅不到23亿元,且超八成产品为规模低于1亿元的迷你基金。从产品类型布局上看,泰信基金虽然选择了主动管理道路,但却难有长期良好的业绩作为支撑,也间接拖累了公司发展脚步,较同届基金公司规模排名已大幅掉队。

  陷“葛优躺”侵权案纠纷

  受“葛优躺”侵权案件公布影响,成立已超15年的泰信基金再度受到市场关注。近期,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葛优与泰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肖像权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以下简称“判决书”),判决书显示,原告葛优与被告泰信基金肖像权纠纷一案获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受理。

  就纠纷缘由来看,葛优在起诉时表示,葛优获知泰信基金于2016年7月20日在其主办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中推送了标题为“假如葛大爷也炒股……”的配图文章。该文章将网络热点“葛优躺”与泰信基金的理财产品与服务作了关联性描述,在未经葛优本人授权许可的前提下,擅自将其多张肖像图片用于商业宣传。

  泰信基金方面辩称,涉案文章没有使用葛优的肖像,是《我爱我家》的剧照,“葛优躺”是网络上的热点,对于《我爱我家》场景的使用构成合理使用。侵权发生期间“葛优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被公众所关注,公众表达相应的观点是言论自由,涉案微信文章被告对内容和图片未作修改,不构成直接使用,未构成商业使用。且不是被告原创,而是转载自2016年7月18日的中国基金报。此外,微信文章的影响力极小,仅有23次阅读,其中还有员工浏览,并且及时删除了。

  最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表示,根据法律规定,公民的肖像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泰信基金为展示公司形象,向用户推送各类信息,亦属于公司经营行为,在经营过程中使用了葛优的肖像,构成侵犯肖像权,应承担相应侵权责任。要求被告泰信基金在其微信公众号显著位置,持续24小时登载致歉声明,向原告葛优赔礼道歉,并赔偿其经济损失及合理支出共计9500元。

  “年龄”渐长规模日下

  想蹭“葛优躺”热度反陷纠纷的泰信基金近年来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数据显示, 泰信基金成立于2003年5月,公司运作至今已超15年,属于老牌公募。但从其规模变化来看,泰信基金在成立初期的三年内规模实现快速增长,但之后就一直处于波动下行的趋势。

  具体来看,泰信基金在2004年成立了旗下首只货币基金泰信天天收益以及首只偏股混合型基金泰信先行策略,截至2004年末,2只基金累计规模为37.06亿元。三年之后,截至2007年末,受益于泰信先行策略单只产品的规模暴增超百亿,泰信基金总规模快速上升至215.44亿元,而这也是泰信基金迄今为止的规模巅峰。

  然而,2008年A股走熊的背景下,泰信基金规模也迅速缩水超四成,截至该年末,总规模降至126.06亿元。此后其规模数据一直缓慢下行。截至2018年末,泰信基金旗下21只产品的规模累计为22.74亿元,较2017年末的39.3亿元减少了16.56亿元,降幅为42.14%。而对比上一个规模高点,即2015年末的119.33亿元,下降96.59亿元,缩水幅度高达80.94%,且这也已是自2015年以来规模连续第三年下滑。值得一提的是,泰信基金平均每只产品规模仅为1.08亿元,低于1亿元的迷你基金多达18只,占总数的85.71%,更有10只产品的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清盘线。

  就规模持续缩水的原因,北京商报记者致电泰信基金,但截至发稿前,并未得到相关回复。在沪上一位资深分析人士看来,规模持续缩水主要还是因为业绩表现不佳。同时,规模的变化甚至有“靠天吃饭”的趋势,近乎与A股市场的走势同涨同跌。不过该分析人士也表示,弱市下能够逆市跑赢市场的基金公司也相对较少,而且往往都集中在头部基金公司。

  然而,对比同期成立的其他基金公司,泰信基金的规模表现也严重掉队。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年公募基金规模排行榜数据显示,同于2003年成立的广发基金规模已超4000亿元,而作为后来者的汇添富基金、中银基金等规模也跻身前列,远远超过泰信基金。在纳入统计的131家基金公司中排在106名,而在剔除货基和短期理财债基的榜单中,位次也仅位列98名。

  业绩不佳产品布局滞缓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A股持续低迷的市场环境下,主做权益的泰信基金业绩也不理想。数据显示,2018年,泰信基金旗下6只主动管理的偏股型基金收益亏损均超20%,其中,泰信蓝筹精选亏损达32.15%,其次为泰信优质生活也亏损29.86%。

  将时间轴拉长来看,数据显示,截至1月15日,近三年泰信基金旗下可统计的6只偏股型基金,全部跑输同类基金-7.29%的平均收益。其中,亏损最少的是泰信现代服务业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近三年净值累计下跌10.75%。而泰信先行策略、泰信蓝筹精选以及泰信优质生活的收益则均亏损超30%。

  而在债市逐渐回暖的情况下,泰信基金旗下4只债券型基金2018年的收益也差强人意。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泰信鑫益定期开放债基在4只产品中业绩表现最佳,全年A/C类份额净值分别实现6.26%和5.83%的年度涨幅,在同类型的590只产品中排名226和251。同期,泰信周期债券净值增长5.11%,同类1541只产品排在644名。其余2只产品的年度收益均在2%左右,排名处于同类中等偏下。

  而在产品方面,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2018年以来,泰信基金仅成立了一只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并未在热门的ETF基金以及短债基金方面有所布局。此外,在证监会发布的最新一期基金募集申请表中,截至1月4日,泰信基金也没有任何新产品的申报信息。

  北京一家公募内部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坦言,基金公司的主做产品类型主要与其投资策略相关,而老牌公募大部分都是从权益类产品做起,当收益表现良好时也就有余力进行固收产品的布局,并吸引投资者布局,扩大产品规模。而当规模扩大,公司运营资金充足,再进一步扩充投研团队,并由此形成良性循环。但对于泰信基金来说,其权益类产品业绩在初时即表现一般,市场不佳时更难以跑赢市场。同时,股东方的投入有限,投研人才及基金经理的扩充不足也就导致其他类型产品难以跟进。

  对于表现不佳的原因,天相投顾投资研究中心负责人贾志表示,事实上,当前规模和业绩做得比较差的老牌公募不少。在激烈的竞争中,股东方高管不懂公募基金市场、投入有限、人才团队建设滞后等原因,造成尴尬局面。由于相关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问题,也导致产品、规模、业绩等多方面不足。而随着公募机构的扩容,一些已经垫底的老牌公募想要涅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