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商业快报  
银行年底“很差钱”?金融委推永续债为其“补血”
2018-12-27 09:46:55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12月25日,金融委办公室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多渠道支持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有关问题,推动尽快启动永续债发行。消息公布后,中国银行拟发行不超400亿永续债的消息便传来。专家称,支持银行永续债的发行,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并实现银行补充资本渠道的多元化。

  银行为何“缺血”?

  2018年以来,商业银行面临的资本补充压力持续增大,上市银行纷纷使用优先股、定向增资等工具补充资本需求。

  据中信证券统计,年初至今,A股上市银行已完成资本补充5315亿元(定增和IPO1080亿元、优先股1025亿元、二级资本债3080亿元、可转债130亿元),已公告但仍在进展中的规模7447亿元(定增352亿元、优先股3310亿元、二级资本债1305亿元、可转债2460亿元)。

  中新经纬 张义华 摄

  银行为何如此“缺血”?在天风证券分析师孙彬彬看来,社融中贷款占比上升对资本的消耗、全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约束、表外非标回表与资本计提、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需要在2018年年底全部达标等,均是重要原因。

  孙彬彬分析道,首先,今年以来监管趋严、非标融资收缩,社会融资规模构成中贷款占比上升,对银行而言,更多的贷款投放意味着更多的资本消耗。其次,目前仍有部分规模较大的股份行资本充足率并不高,如果被认定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其资本补充压力将会大幅增加。

  同时,随着表外非标回表,银行资本计提压力将加大,而从资本计提角度来看,商业银行短期内难以承接表外非标快速回表;不过,央行此前已发布文件允许商业银行自主确定整改计划、发老产品对接新资产、采取多种措施处置非标。

  此外,据监管要求,2018年末系统性重要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不得低于11.5%、9.5%和8.5%,其他银行在此基础上分别少1个百分点,即10.5%、8.5%和7.5%。然而目前仍有部分银行资本充足率处在达标线的边缘,特别是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基本上多数股份行和城商行位于高于达标线1%附近。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对中新经纬客户端指出,除上述原因之外,银行“缺血”还与中国经济前期以投资为驱动、对银行资本消耗较大,及国际标准提高了对系统性重要银行的资本要求有关。据悉,由于四大行均被认定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TLAC叠加巴塞尔协议Ⅲ,四大行的资本充足率在2025年至少要达到19.5%以上,后续可能需要持续地补充资本。

  总的来看,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的资本补充压力主要来自贷款投放占比高增加资本消耗、表外非标回表增加资本计提以及国内国际资本监管要求等方面。

  为何加快推进永续债发行?

  与国际银行业相比,国内银行资本补充工具较为单一,主要工具有普通股、优先股、可转债、利润留存、二级资本债券等。目前,中国银行业补充其他一级资本的工具只有优先股。但从当前国内银行业的资本结构看,一级资本(尤其是其他一级资本)相对短缺。

  资料图 中新经纬 摄

  “整体而言,银行仍然面临资本短缺的问题,特别是(核心)一级资本补充压力较大。”孙彬彬称。他提出,考虑到目前二级资本债发行限制较少,且各类银行在二级资本债方面已有较多的发行量,因此二级资本的补充压力较小。但是一级资本的补充来源相对有限,而且难度较大,补充路径有二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