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市场对外开放在2018年迈上了新台阶。富达、贝莱德、先锋领航、瑞银、桥水等外资巨头正加速抢滩中国资管市场,纷纷争取私募牌照或公募控股权,而中国万亿级养老金市场也令外资虎视眈眈。
面对来自全球领先资管公司的步步紧逼,境内资管机构也在投资业绩、专业人才及管理机制等三方面努力修炼内功。可以预见,外资机构所形成的“鲇鱼效应”必将促使境内金融机构提升自身实力,从而使资管市场形成多元化的良性竞争格局。
外资巨头接踵而至
2016年6月中国证监会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申请登记成为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海外资管巨头便开始布局中国市场。
去年至今,富达、瑞银资管、惠理、安本标准投资、贝莱德、桥水等多家全球重量级资管机构先后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完成私募管理人备案登记。目前,这些外资私募机构备案的私募基金已有20余只,涵盖了股票、固定收益、CTA等多种策略。
实际上,获取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只是这些外资巨头的“小目标”。随着政策逐步放开,他们对中国公募基金牌照的浓厚兴趣已逐步显现。根据相关规定,单个或多个外国投资者直接或间接投资证券、基金管理、期货公司的投资比例限制已放宽至51%,实施3年后,外资投资比例将不受限制。
今年年初,先锋领航中国区总裁就曾明确表示,未来想获得全持股的公募牌照。富达国际相关人士也表示,长远目标并没有改变,未来肯定要涉足中国公募基金业务。贝莱德CEO在致股东的信中表示:“获得中国公募基金牌照之后,贝莱德就能在中国销售公募产品,这对于增加贝莱德在中国的存在感非常重要。”
中国庞大的市场体量太诱人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放眼全球,当前许多成熟市场金融资产的增长已变得十分缓慢,而中国是极少数金融资产不断增长的国家之一,中国资管市场的巨大潜力是外资加紧“跑马圈地”的重要原因。
“中国市场太大了,这是任何外资资管公司都难以忽略的机遇。”安本标准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一文称。
在一位私募基金人士看来,欧美特别是美国股市经历了长达9年的牛市,已有一定的泡沫。目前,道琼斯工业指数动态市盈率高达30倍,而中国A股上证综指动态市盈率仅为12.8倍,为全球范围内最便宜的股票市场之一,外资加速布局并不意外。
除了公募业务,中国万亿级养老金市场也是外资机构最为看重的投资机会。中投顾问数据显示,中国有近84%的养老投资需求还未得到满足,预计到2022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将超过11万亿元。
“富达国际在中国的长期目标就是进入养老金市场。如何推进在中国养老金市场的布局,是我们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富达集团的女掌舵人阿比盖尔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